第二百九十八章 來投(第1/2頁)
章節報錯
“阿山,阿山,請為本王斷後!”阿濟格回望了一眼追擊甚急的義軍,不由大聲下令道。
“諾,奴才領命!”尹爾根覺羅·阿山聞言不由大聲的應了一聲,隨後率領親信子弟及正藍旗士卒向義軍追兵迎去。
眼見阿山暫時阻攔了追擊而來的義軍,阿濟格鬆了口氣之餘,連忙下令道:“向南,向南,切勿停留!”
原來從昨天下午至今早,阿濟格率領後金兩萬騎兵,先後突破了義軍兩道壕溝,一道防線。
其間人馬傷亡無數,輜重、火炮、鎧甲丟棄無數,好容易才逃出了生天。
然而,還未等阿濟格整頓兵馬,楊承祖早率領一營人馬殺將過來,只殺得素來以悍不畏死著稱的後金兵肝膽俱裂。
在大規模戰爭中,個人的勇武、兇悍幾乎沒有什麼作用。
以有組織對無組織,哪怕後金這樣的精兵,仍然和潰散的大多數軍隊沒有什麼區別。
迫不得已,英武郡王阿濟格不得不拿出壁虎斷尾的勇氣,讓正藍旗都統尹爾根覺羅·阿山率領麾下親信子弟及正藍旗士卒進行斷後。
原來這阿山本為女真尹爾根覺羅氏人,世代居穆溪,其父阿爾塔什乃是一個女真部落的酋長。
當初老奴起兵之時,阿爾塔什便帶領阿山幾個兄弟和七個村莊的部眾投靠老奴,因此被封為“額駙”,並歸屬在大貝勒代善麾下。
結果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真滿洲”尹爾根覺羅·阿山居然兩度叛金投明,惹得老奴、洪太兩任汗王十分尷尬。
雖然也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原諒了他,又把他擢為正藍旗都統,但是前車之鑑,洪太、阿濟格等人難免對他有幾分防範,故而多從殿後。
一來二去,這阿山殿後也殿出了經驗,相對於其他後金軍而言,倒是敗而不亂,頗有章法。
果然,只見那阿山率領正藍旗士卒迎了過去,一時間竟不分勝負,眼見暫時攔住了義軍的追兵。
英武郡王阿濟格深深看了阿山一眼,這才打馬而去道:“阿山吶,阿山!非本王對你不住,實在是迫不得已!”
你道阿濟格為何有這番話?
原來當初阿山第二次投明,便和他有莫大的關係。
話說當時老奴剛死,屍骨未寒,眾子弟便爭奪起汗位來。
最終洪太技高一籌,聯合其他貝勒逼死大妃阿巴亥,削弱了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兄弟聯絡的紐帶,繼而成功繼承汗位。
然而,等到兩年以後,多鐸已經成年,阿濟格便命令阿山兄弟阿達海前去舅舅阿布泰家提親,請求他將女兒嫁給多鐸。
這樣,原本洪太透過逼死大妃阿巴亥,拆散阿濟格三兄弟聯盟之事。
卻因為阿濟格透過求取舅舅阿布泰女兒,四人再度行成了聯盟,對洪太的汗王構成了嚴重威脅。
為此,洪太當機立斷,先是嚴厲責罰了這件事的主事人阿濟格,並割去了他鑲白旗旗主的身份,遂後又找個了藉口弄死了提親人阿達海,以儆效尤。
那阿山眼見洪太“連自家親兄弟尚不能相容”,又擔心被弟弟阿達海牽扯,遂率弟弟噶賴子塞赫及阿達海子查塔、莫洛渾以及若干名隨從出逃,結果最終因為使者被明軍誤殺而作罷。
且不說其他人如何看待此事,但從英武郡王阿濟格角度來說,明顯是他坑了阿山,故而才有這般說辭。
燃文
且不說那阿濟格如何自責,早一熘煙跑得沒影,獨留阿山一干人等獨扛楊承祖部。
這阿山雖然名為正藍旗都統,然而,一則麾下士卒多半在正藍旗旗主豪格手中,二則又與“饒餘貝勒”阿巴泰分兵,故而其手底下只有三四千人。
就這三四千人,又因為在突破義軍防線的時候被打散,其實能用之兵只有一千餘人。
那阿山雖然勇勐,麾下士卒頗為善戰,仍然不是以逸待勞的楊承祖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