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午門獻俘(第1/2頁)
章節報錯
“哇,這就是韃子的偽太子呀,看樣子也沒用三頭六臂啊?”京師的百姓這幾天真是小刀扎屁股,開了眼。
先是“順賊”殺將進來,大明自明太祖開基以來三百年江山易主。
然後就是自萬曆十一年以“十三副鎧甲”起兵以來,縱橫遼東五十餘載的遼東邊患,十幾萬大軍一朝盡喪,元氣大傷。
其實豪格當然不是洪太的太子,他直到臨死之前,並沒有明確的太子。
但是,架不住義軍為了故意如此宣傳,以便讓普通人理解。
這個時候的舜王張順正如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照耀著這陳舊的大地。
如今哪怕是黃髫稚子,亦隱隱約約能夠感受到,又一個太平盛世即將開啟。
而就在這一片喧囂之中,正一臉闇然的坐在府中。
這幾天他跑遍了各處勳貴府門,結果一文錢卻也沒有借到。
原因很簡單,一個失了勢的前前國丈,要勢力沒勢力,要錢財沒錢財,哪裡有人理會?
但是他又不能厚著臉皮說:“我女兒張嫣雖然年已三十,如今卻也深得舜王寵愛,焉知他日不會是又一個萬貴妃!”
於是,他只能變賣些家產,勉強湊了兩三萬兩白銀。
“唉,這一次竟然上了‘舜王’的賊當了!”張國紀嘆了口氣,不由拍著大腿道。
“老爺老爺,定國公派人前來,傳話說情願認二十萬兩白銀!”就在這時,家中的管家突然跑進來稟報道。
“啊?快快有請,快快有請!”張國紀聞言大喜,只是他話還沒說完,早又有門子大聲喊道。
“英國公派人前來,願借白銀一十萬兩!”
“冉駙馬派人前來,送銀五萬兩!”
“萬駙馬遣人前來,情願認七萬兩!”
......
就在這時,隨著門子一聲聲叫喊,京師勳貴竟是紛紛鬆口,不多時竟湊夠了七八十萬兩,頓時讓那“國丈”張國紀喜出望外。
】
“啊,這怎麼好意思呢,大家裡面請,裡面請!”張國紀連忙迎出來道。
“不必了,不必了,我們還等著去看午門獻俘呢,就不進去了,還請張國丈回頭在舜王殿下面前替我們美言幾句!”諸親信不由紛紛推辭道。
原來這張國紀為了說起來好聽,就對京師一干勳貴、文官言道,自己有門路“通天”,但是需要借百萬兩銀作為花費。
這廝得勢之時,張嫣張皇后已經成了寡婦,幫得了什麼?
故而一干皇親國戚根本不把他當作自家人,唯有部分文官需要借張皇后的身份敲一敲邊鼓,這才略有來往。
如同突然來了這許多人,張國紀喜出望外之際,也不由一頭霧水。
“午門獻俘?”張國紀一臉茫然,現在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害,這麼大的事兒,你不知道啊?快去吧,舜王麾下的兵活捉了韃子偽天子,現在正在遊街,一會兒到了午時,恐怕就要午門獻俘,明正典刑了!”眾人不由紛紛嚷嚷道。
哈?好女婿,你可真替我爭氣啊!
張國紀聞言喜出望外,不由連忙道:“這兩天正在忙於籌措銀兩,不意竟在今日,我且收拾收拾就去。”
“害,你還收拾什麼?你若有心,趕快隨我們前往,剛好我家國公(駙馬)正在那裡,可一同觀看,一同觀看。”往日避之不及的一干國公駙馬親信,這個時候十分親切的拉著張國紀,好的好像未出五服的兄弟一般。
“好說,好說,這就去,這就去!”那張國紀連忙草草的換了身衣服,就在眾人簇擁之下便前往紫禁城的正門午門。
然而,不待眾人趕到午門,將將趕到皇城正門,卻早見門前已經人山人海,許多官員、士紳、百姓正人擠人、人挨人,站的滿滿堂堂,還有許多人踮起腳尖,正伸著脖子往裡面看。
“怎......怎生這許多人?”張國紀不由訝然道。
“今天舜王殿下特別恩准,凡京中百姓,皆可有序排隊入場觀禮!”有一個生員模樣的人開口解釋道。
“啊,那真是可喜可賀!”張國紀連忙拱手謝過了。
“誰說不是呢,這東虜為禍我邊疆五十餘載,又擾及京師,附近百姓多有損傷。”那生員聞言不由義憤填膺道。
“我叔父全家,亦是在己己之年遭難,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不曾想今日大仇得報,當浮一大白……”
“國丈,莫在這耽擱了,成國公已經給您預留了位置,我們快進去吧!”就在張國紀聽得津津有味之際,不意早有人趕來嚷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