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1/2頁)
章節報錯
「轟,轟,轟!」伴隨著城上轟隆的火炮聲,「黃闖子」手持一根鋼鞭狠狠的砸在一名後金巴牙喇精銳的腦袋上,把他沉重的鐵盔砸的凹陷了下去。
那名後金巴牙喇精銳雙目怒睜,棄了手中的武器,捂著頭還想堅強的站著。
奈何他的身體不支援他這種超出人體極限的行為,最終晃了晃。「噗通」一聲栽倒在地上。
對此早已經習以為常的「黃闖子」黃得功,根本看也不看,早已經撇開了他,奮力砸向了另外一個目標。
「闖」,作「猛衝,勇猛先前」之意,在明末是一個形容將領勇武的常用詞兒,比如大名鼎鼎的「闖王」、「闖將」。
俗話說,只有叫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
這黃得功既然被人喚作「黃闖子」,自然也是一員橫衝直闖的猛將。
當初崇禎有感於京營敗壞,無以為靠,遂簡拔孫應元、周遇吉和黃得功三人重建京營,以神樞營左副將董用文領之。
不意韓信嶺一戰,孫傳庭飛渡鼠雀谷,前後夾擊大破神樞營,陣斬副將董用文,參將孫應元,只有參將周遇吉和黃得功兩人僥倖得脫。
結果,陰差陽錯之下,兩人最終還是歸降了義軍,成為了一營總兵。
本來黃得功對此頗有微詞,本打算藉機逃回大明陣營。
誰曾想不數月,形勢直轉急下,不但偌大個大明一副亡國之相,就連關外建虜一時間也岌岌可危,頓時這黃得功就熄了轉換陣營的心思。
這黃得功是忠臣不假,可他又不是傻子。
若是大明還有得救,他會毫不猶豫的投回到大明的懷抱。
如今大明如同一艘即將沉沒的破船一般,他豈有再跳回去盡忠的道理?
既然給大明盡忠不了了,那就給「大秦」盡忠吧,畢竟給誰盡忠不是盡忠呢。
他一邊發洩著心中的鬱悶之情,一邊拼命的敲打著面前湧上來的後金精兵。
雨越下越大,腳下的土地也變的越來越泥濘。
好幾次,黃得功腳下一滑,差點當場跌倒在地,幸好被自己左右親兵扶住了。
然而,當面的後金精銳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鐵騎重甲,後金所長。
然而,伴隨著大雨的澆注,泥濘的土地讓騎兵難以疾馳;浸透的重甲沉重如山,重甲兵難以披掛。
大雨,固然削減了義軍火器的威力,同樣也給後金使用鐵騎重甲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一起都回到了原點,大家只能穿著較為輕便的棉甲,披著聊勝於無的蓑衣,拼命廝殺。
這黃得功所處的位置,正對義軍營地所在的高塬和礬山堡之間的缺口,位於涿水和阪泉水之間的狹窄地段。
這裡地勢較為低窪潮溼,經過大雨澆灌以後,更是一片爛泥。
雙方一個攻一個守,在這裡滾得滿身是泥。
他們看起來倒不像是在打仗,反而像一群在泥塘裡打架的野豬一般,勇猛而又滑稽。
而就在黃得功拼命和後金兵廝殺之際,李自成麾下的大將劉宗敏正在義軍營地居高臨下,拼命抵禦嶽託和他麾下精銳巴牙喇營的進攻。
說來好笑,本來劉宗敏因為邢氏之事,對張順充滿了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