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進退(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這雙方中軍大陣接戰之際,後金的右翼人馬早得到了“大清國皇帝”洪太的命令,開始向前推進,逼近義軍左翼。
義軍左翼的統帥不是別人,正是張三百。
這張三百自從張順起兵之初,便一直受到大力培養。
他本人也十分爭氣,幾次用兵頗有亮點,先前又擊敗了後金“四小貝勒”之一的名將阿濟格,證明了自己獨當一面的能力。
故而,張順在大戰之初,特意把他從保安舊城調到礬山堡,就是為了讓他在左翼擔當大任。
實話實說,蚩尤泉水以東的地形不僅洪太看到了,張順也看到了。
本來張順的打算也是讓張三百率領左翼人馬,擊潰後金右翼,然後再渡過蚩尤泉水包夾後金中軍。
為此,張順不但給他配備了三萬人馬,更是還特意把自己的炮營總兵李十安派遣過去。
還有野戰炮四十門,新繳獲的紅夷大炮二十四門,一共六十四門大炮全數配備過去,就是為了一舉擊潰後金兵。
然而,洪太更狠,他直接在右翼部署了肅親王豪格、豫親王多鐸兩位名王。
一位配屬戰兵兩萬,兩位總共四萬人馬,一前一後共列成兩個方陣,沿著蚩尤泉水部署。
若非張順在熱氣球上看的真切,但從張三百方向望去,只見後金派了一陣人馬,觀其旗號,不過兩萬之數。
如果這張三百真個按照對方只有兩萬人計算,那麼在雙方打的難解難分之時,一旦豫親王多鐸從後面繞道夾擊義軍左翼,恐怕只能落得一個慘敗的下場。
不幸中的萬幸,義軍有熱氣球。
這直接導致後金一方的陰謀詭計,直接暴露在張順眼皮之下。
洪太對此也心知肚明,只是如今雙方大戰已起,再無更改部署的可能。
所以,他好改偷襲為強攻,命令肅親王豪格、豫親王多鐸並列兩陣,一左一右向張三百夾擊過去。
其實張三百對此倒是不懼的,以三萬打四萬,雙方還沒有差距大到不能打的地步。
但是,區域性戰略要服從整體戰略。
就在張順看到後金右翼強勢,左翼薄弱的時候,他便下了一個臨時的決定:把義軍左攻右守的戰略,調整為左守右攻。
這個決定極其大膽,因為戰爭之上臨時更改既定計劃,很可能會讓中低層將領無所適從,進而導致士卒的混亂,讓敵方有機可乘。
不過張順有這個信心,張三百也有這個信心,因為他麾下的中低階將領,全部是義軍軍校培養出來的。
若是拼勇鬥狠,這些人未必比得上後金和大明的百戰老兵,但是若說遵守軍紀,聽命而行,十個後金和大明的低階將領也比不上義軍的一個。
果然,那張三百眼見後金兵向前逼近以後,就開始沿著蚩尤泉水緩緩向後退兵。
當然,這種退兵不能是前隊變後隊那種貿然退兵,這樣大機率會引發淝水之戰那種“雪崩”式的潰敗。
故而,張三百不由下令道:“傳我好了,著騎兵營張大受護住義軍左翼,著大陣前排第一隊從左右兩側有序轉移到大陣後排。”
“等第一排轉移完畢,第二排方可聽令轉移,如有亂動亂嚷著,立即軍法處置!”
“喏!”張三百麾下眾將領得了軍令以後,不由驚奇的向張三百的左帥大旗方向看了一眼。
原來這個法子,正是火銃手列為三列射擊的時候,變陣的法子。
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其實可用最大限度的保持義軍陣型完整。
完全可用讓左翼大陣在臨戰的狀態下,緩緩向後方撤去。
“不好,‘順賊’要逃!”就在義軍開始變陣的時候,那豪格早已經看到明白,不由大吃一驚道。
本來雙方都分為左中右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是這場大戰的組成部分。
如果雙方一進一退太多,那就會出現脫離這個戰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