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麾下的騎兵編制師承“西法黨”,共分為重騎兵和輕騎兵兩種。

其中重騎兵身披鐵甲,配備長槍、長劍,以衝鋒陷陣為主要戰法。

而輕騎兵則配備弓箭和火銃,實際上是同時代西歐輕騎兵和火槍騎兵的混合體,以奔襲、騷擾為主要戰法。

那孔有德麾下八百騎兵中,便有重騎兵五百,輕騎兵三百。

只是如今他剛剛“突破義軍防線”,前有狼後有虎,騎兵陣型難以展開。

故而他不得不放棄讓三百輕騎兵騷擾的戰術,直接命令重騎兵排成密集的一列,緩緩向義軍長槍陣壓迫了過去。

“牆式衝鋒?”那張如靖一看孔有德麾下的騎兵,不由樂了。

你到為何?

原來這種密集衝鋒的戰法,本來就是西歐恢復古典的騎兵戰術。

而在保持古典戰法完好的東亞這塊來說,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戰法,這也是洪太對孔有德麾下的騎兵不甚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而義軍之中的楊承祖部就非常擅長這種密集衝鋒,故而張如靖並沒有少見多怪。

“大傢伙小心一點,這傢伙要來一下狠的了!”張如靖不由連忙叮囑左右道。

“好!”不等左右應了,孔有德及其麾下的騎兵開始開快了衝鋒的速度,最終飛奔了起來。

“殺!”那孔有德眼見義軍單薄的長槍陣,不由大喝一聲,勐然向義軍長槍陣撞去。

“咋擦,啊!”一時間槍折人亡,人仰馬翻,雙方狠狠的撞了個正著,不知道有多少人喪生在這一次勐烈的衝鋒之下。

張如靖和他麾下五百人馬一時間被撞的搖搖欲墜,但是由於他這五百精銳都是精挑細選的礦工“毛葫蘆”,竟然奇蹟般的堅持了下來。

“呼!”那張如靖鬆了口氣之餘,不由大聲喝道,“擋住了,擋住了,兄弟們快反殺過去!”

是的,這義軍長槍陣抵擋了牆式衝鋒最勐烈的一擊之後,這種戰法的弊病顯現了出來。

由於騎兵陣型排的太過密集,一時間無法調轉馬頭,脫離戰鬥。

而這些“毛葫蘆”手中使用的正是從白桿兵中引進的鉤槍,眼見孔有德麾下的騎兵失去了速度,哪肯甘休?

頓時紛紛一勾一拉,一時間不知道多少精銳“重騎兵”就被這些人拖拽了下來,然後亂刀亂槍戳去。

那孔有德吃了一驚,萬萬沒想到自己麾下的精銳騎兵竟然沒有能夠擊潰義軍的長槍陣,不由連忙高呼道:“輕騎兵何在,快快出擊!”

原來這重騎兵衝鋒的弊病,這孔有德也心知肚明。

故而他想了一個法子,但凡重騎兵陷入雙方糾纏之際,便命令輕騎兵上前騷擾,以圖“救”出重騎兵。

然而,就在孔有德麾下三百輕騎兵逼近張如靖及其麾下長槍陣的時候,不意四面殺聲卻響了起來。

你到為何?

原來張如靖這麾下五司人馬,練就了了一手衝鋒、撤退陣型不亂的好本事,這也是他能夠一個“回馬槍”殺得尚可喜大敗的主要原因。

而這孔有德剛才之所以能夠“殺透”義軍軍陣,其實卻是張如靖故意將他放了進來。

這張如靖其實佈置的殺一個簡簡單單的五行陣,其中四面四司人馬,而中間一司由張如靖親自率領。

先前他放孔有德進來以後,故意引他來攻,就是為了為外面四司人馬合圍爭取時間。

如今合圍已成,那孔有德和其麾下八百精騎早已經陷入到重重包圍之中。

”快,快向智順王尚可喜求援!“那孔有德一看這邊情形,哪裡還不知道中了這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的詭計,不由大聲呼道。

那尚可喜麾下還有一營人馬,只要他能夠重整旗鼓,及時趕來把張如靖部包圍起起來。

這樣的話,張如靖部就會陷入到“中心開花”到危險境地,他又如何頂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