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定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殺,殺,殺!」就在李自成、姜瓖和後金鏖戰之際,位於中軍的張如靖正帶領著麾下的人馬奮勇搏殺。
這張如靖雖然曾在張順座下聆聽教誨,但是他短短几年的軍事生涯大多數都在陳長梃麾下度過。
故而其用兵之法帶有陳長梃的鮮明特徵,那就是喜歡勐衝勐打,銳不可當。
張如靖這一營人馬對上的不是別人,正是「三順王」之一的「懷順王」尚可喜。
和大多數人粗略印象不同,那尚可喜祖籍山西洪洞縣人氏,後遷居遼東海州,和孔有德、耿仲明二人並無瓜葛。
後因老奴叛亂,禍起建州,尚可喜父子等人不得不遷居松山避難。
其後父子兩人先後從軍,那尚可喜又被毛文龍收為養孫。
隨後其父尚學禮死於後金兵之手,毛文龍便將尚學禮部移交給尚可喜率領。
崇禎四年,皮島發生兵變,東江總兵黃龍為人所囚禁,尚可喜趕快趕回救出黃龍,因此而被擢為遊擊將軍。
崇禎五年,孔有德、耿仲明二人發動吳橋兵變,佔據登州,那尚可喜便接受總兵黃龍的命令安撫東江諸島,截擊逃到海上的孔、耿二人,因功被擢為副總兵。
不意那孔耿二人投靠後金以後,為了「表明心跡」反攻旅順。
旅順陷落,總兵黃龍自盡,尚可喜家妻妾奴婢等數百口盡為後金後所戮。
就這尚可喜悲憤欲絕之際,誰曾想新任總兵沉世魁竟是當初皮島兵變的主使,只因尚可喜壞了他的「大事」,便被他懷恨在心,欲謀報復。
那尚可喜在得知訊息以後,在崇禎七年正月初一,突然發動襲擊,逮捕副將俞亮泰、仇震泰二人,然後掠廣鹿、大小長山、石城、海洋五島軍民萬餘人,並攜麾下諸將、轄下五島軍資器械走海路投靠後金。
故而在「三順王」之中,其實力最為雄厚,待遇最為豐厚。
不但其麾下人馬被賜為「天助兵」,洪太更是割海州一地作為他的封地,讓他安置麾下舊部和家卷。
不過也正是如此,尚可喜麾下的人馬反而保持了濃郁的大明邊軍風格,而不是孔有德、耿仲明二人的西洋風格。
對付大明邊軍,義軍自然是頗有心得。
那張如靖麾下人馬主要是來自於豫西的「毛葫蘆兵」和他自個招募訓練的騎兵。
這「毛葫蘆兵」本就善使長槍、弓失,故而在給他們披上鐵甲以後,稍作訓練便是一等一的精兵。
而他麾下的六百騎兵,則是他精挑細選,彷照陳長梃麾下的「大刀隊」編練的大刀騎兵。
這些騎兵個個身材魁梧,武藝出眾,把朴刀、偃月刀一干長柄大刀使的是虎虎生風。
然而,這樣的隊伍對上了以滅虜炮、大將軍炮、二將軍炮、弗朗機炮等一干火炮為主要火力的「天助兵」以後,其實很難佔據優勢。
故而張如靖帶領麾下人馬和「天助兵」一交手之後,就發現完全近不得敵人。
怎麼辦?
自然是涼拌!
「「舜王」殿下有云,打得過就打,大不夠就走!」那張如靖不由大喝一聲,掉頭就跑。
那「智順王」尚可喜好容易擺起了架勢,結果沒想到對面「順賊」那麼不經打,一時間都愣住了。
「追,趕快追,對面是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這下白撿了一個功勞!」好容易有人告知了義軍的「虛實」,那尚可喜不由萬分興奮道。
戰陣之上,宜進不宜退,不然一個不小心便是萬劫不復的境地,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就是其中典型。
當年前秦王苻堅率領一十五萬大軍與晉軍對峙於淝水,他認為自己
稍作退卻引得晉軍來攻,便可半渡而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