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虛實篇》: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

如果從戰略上來說,宣鎮便是張順靜心選擇的戰地,故而能夠掌握戰略主動。

而保安州乃是洪太被動情況下選擇的戰地,故而處處受制於人,處於戰略被動局面。

然而,隨著恭順王孔有德的到來,讓「大清國皇帝」洪太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大的「戰地」可以由你來選,而小的「戰地」未必不能由我來選。

原先他一直死腦筋認為,無保安、延慶,「順賊」長驅直入之下,北直一鼓而下,後金只能被鎖於關外。

然後一點點的看著對方準備完畢,利用關內強大的人力、物力堆死自己。

但是,當新的思路被開啟以後,一切卻豁然開朗。

想到此處,洪太便把西八里堡軍務盡託與固山額真圖爾格,而他本人則悄悄遣回保安州。

彼時「烏真超哈」和「三順王」攜帶的四十門紅夷大炮並未趕到,但是洪太已經忍不住開始重新部署了起來。

「著長安嶺、延慶州、居庸關等處駐軍儘快趕來,與我會師於保安舊城一帶。」洪太不由讓范文程草擬「聖旨」道。

「著「烏真超哈」、「三順王」攜麾下「重兵」及紅夷大炮,亦儘快趕到保安舊城一帶。」

「著成親王嶽託、貝子碩託兄弟二人,能下密雲即下,不能下則退守昌平。」

「若昌平亦不能守,則從沿河口、天津關一帶進入保安境內,不得有誤。」

沿河口、天津關在桑乾河流入太行山一帶,位於保安州東南。

洪太既然彙集兵力與此,自然是準備棄守保安、懷來、延慶至居庸關一帶所有城池,準備把***在保安舊城及保安舊城以南的區域。

「陛下,若是如此,恐怕……恐怕宣府鎮盡數落入「順賊」之手,而我等歸路斷絕矣!」范文程寫到這裡,猶豫了半天,不由硬著頭皮進言道。

「先生何其愚也?」不由那洪太聞言不怒反笑道。

「當初,朕亦與先生所見略同,以為北不能靠大漠,西不能拒「順賊」,萬事皆休!」

「不意今日我見到恭順王以後,突然恍然大悟。」

「從宣府至居庸關一帶山高險阻,壁立千仞,只能結硬寨打呆仗,本非我「大清國」所長。」

「以短擊長,無異於自取滅亡,豈是用兵之道?」

「今我舍新城就舊城,東避明國背刺之勢,北脅「順賊」東進之道,正可謂「三足鼎立」是也!」

「「賊」不攻我,不得東進;若久持不下,又有「明國」收復宣大之憂。此正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之法,豈非善之善者也?」

原來這保安州地處宣鎮、蔚州和「內三關」居庸關、紫荊關和倒馬關中心位置,乃交通要道必經之處。

其中保安新城,乃是宣大兩鎮向東進入京師的必經之路。

保安舊城乃是從蔚州方向併入進入京師主道的必經之路,又是扼守桑乾河谷的交通要道。

故而東西軍爭,保安北部乃是雙方交鋒的關鍵區域,這也是先前張順帶領主力往東一路平推的主要原因。

不得不說,張順選擇的這個預定戰場太適合義軍士卒多,單兵素質相對較低,但是火炮極其兇猛的特點。

哪怕「大清國皇帝」洪太親至,也被打得勢如破竹,難以抵擋。

莫說「烏真超哈」和「三順王」的紅夷大炮未到,就算到了,以四十門對陣義軍近二百門火炮,一點勝算都沒有。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洪太極其敏銳的發現了保安州南部地形的重要性。

原來這保安州東西寬廣、南北狹長,從北往南分別是山間通道、山川河谷、中部丘陵和南部山區四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