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炮威(第1/2頁)
章節報錯
葛峪堡地處宣府以北五十里,城週四裡二百五十二步。
其地四山壁立,路徑崎區,因峪內曾經產葛,故而名之葛峪堡。
分守宣府中路參將正駐此,分邊東起赤城,西盡張家口,沿長一百三十一里。
下轄龍門衛一、堡十,蓋鎮城北面之藩籬也。
故而義軍在佔據宣府城以後,唯有及時攻克這裡,才能護住宣府的左翼。
當天,就在張順帶領李述孔、楊承祖出發的同時,李自成攜張胖子和原宣府巡撫張維世三營人馬也離開了宣府城。
張維世麾下標營雖然不是馬軍,但是大多數都出身邊塞,頗通騎術,故而他也能夠徵調城中馬騾代步,堪堪趕上李自成和張胖子的馬軍行進速度。
他們三營人馬一前一後,只用了半日功夫,便從宣府城趕到了五十里外的葛峪堡。
那中路葛峪堡駐紮參將劉惠早有預警,連忙命令士卒禁閉城門,埋下地雷火器,嚴陣以待。
那張維世一看,不由打馬上前道:“我乃宣府張維世是也,不知參將劉惠何在?”
那劉惠在城上見了,不由一愣,隨即猶豫了一片刻,這才走到城樓前,拱了拱手道:“見過張撫軍,昔日一別,如今各為其主,不知要說些什麼?”
張維世聞言不由笑道:“你我本為明臣,只因當朝天子失德,以致天下大亂。”
“夫今爭鋒者,唯秦與金耳。宣府之兵,非投金,即從秦,蓋莫例外。按理說人各有志,老夫也不當置喙。”
“只是一則舜王仁義,參將以上皆封侯爵;二則華夷有別,豈有棄華從夷之理?三則後金兵鋒雖盛,一遇舜王,卻屢遭挫折。凡此三者,望君熟思之!”
實話實說,當初張維世未必沒有左右逢源之心,但是一聽到義軍大破阿濟格,陣斬英武郡王阿濟格、饒餘貝勒阿巴泰、固山額真完顏葉臣一干人等,降服固山額真阿山。
頓時他就熄了心思,準備老老實實跟著張順混了。
夫大爭之世,以兵鋒為先。
不勝,雖聖人復生,武侯在世,亦徒呼奈何;大勝,即莽操懿溫,亦為人主,不外如是。
那劉惠聞言頓時頗為踟躕,一時間難以抉擇。
那張維世見了,不由對李自成、張胖子道:“這葛峪堡雖然距離東虜頗遠,但是那參將劉惠頗有才幹,城中又有主客兵馬千餘,一時半刻恐難攻克。”
“兵法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如今我見這劉惠左右搖擺,一時間難以抉擇,既然如此,我何不給他施加點壓力,讓他明白舜王的恩典!”
“哦?”那李自成聞言和張胖子不由相視一笑,不由開口道,“這事兒我們卻是熟悉,不過是‘剪其羽翼,孤其主幹’罷了。還請張國公稍待,我等去去就回。”
言畢,那李自成和張胖子就要策馬離開,攻取附近城堡。
不意那張維世見狀,連忙喊住二人道:“不知兩位何去?”
李自成和張胖子理所當然道:“當然是前往常峪口,打下此堡以儆效尤!”
常峪口堡在葛峪堡以西十五里,與葛峪堡互為犄角。
若非這一次義軍李自成帶來三營大軍把這葛峪堡困的死死,恐怕常峪口堡人馬早出現在葛峪堡城外。
如今這參將劉惠正左右難以抉擇,若是趁機打下此堡,不但對其有威懾之力,更是斷其一臂,使其愈發孤立無援。
“常峪口雖好,然不如大白陽堡遠矣!”不意那張維世聞言卻搖了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