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驅黑石嶺(第1/2頁)
章節報錯
廣昌縣,蔚州南百五十里。東北至北直隸易州百七十里,東南至直隸唐縣百四十里,地處古飛狐口也。
飛狐城即今縣治。相傳即古飛狐道,自隋至元,皆曰飛狐縣。明初始復為廣昌縣。
城週三裡有奇,編戶四里。《志》雲:廣昌逼近紫荊、倒馬,重岡疊,巍然百雉,為兩關之樞要,是也。
而如今,這座城週三裡,編戶四里的小城,卻已經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喊聲、哭聲、慘叫聲早已經充徹了全城,人命在這裡和雞犬無異。
“大清國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和碩豫親王”多鐸在護衛簇擁之下,熟視無睹的走進了廣昌縣衙,衙內正有三五具屍體橫陳在那裡。
“這是廣昌知縣,那是廣昌守備……”早有奴才上前為兩位王爺指點道。
“哼,抗拒天威,死不足惜!”濟爾哈朗冷笑一聲,開口點評道。
而多鐸更是懶得點評一句,只是開口笑道:“陛下智略,怠有天授。”
“那‘順賊’雖然奸滑,定然想不到我大軍已經至此。待我等全取蔚州,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言畢,兩人不由相視一笑,得意神色溢於言表。
“這樣,豫親王你且帶領人馬在此修整,我帶領人馬先去奪那蔚州。”兩人笑罷,濟爾哈朗不由主動請纓道。
雖然濟爾哈朗也被封為親王,但是其實他卻不是老奴的子孫,而是老奴弟弟舒爾哈齊之子,只因從小被老奴養在身邊,故而與老奴諸子親如兄弟。
“親如兄弟”,但終究不是兄弟。
濟爾哈朗對此心知肚明,故而和諸親王一同領兵,他往往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以免惡了他人。
“好,如此也好!”那多鐸畢竟年輕,才比張順大兩歲,也不曉得謙讓。
那濟爾哈朗對此早已經習以為常,不由暗自搖了搖頭自顧去了。
廣昌至蔚州一百五十里,其間多崎區山道,戰馬難行,時不時濟爾哈朗不得不下馬步行。
如此行了半日,天色已晚,不得不在山間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又繼續出發。
好容易又行了半晌,俄而見一座石堡聳立在不遠的山上。
那濟爾哈朗不由指著城堡問道:“此何堡也,有守卒幾何?”
嚮導聞言連忙應道:“這山喚作黑石嶺,這堡喚作黑石嶺堡。”
“堡不甚大,駐有三五百軍士,個個都是貪生怕死的‘好漢’。軍爺只需打一個衝鋒便能拿下!”
“哦?”濟爾哈朗聞言對此倒頗為相信。
這黑石嶺堡和廣昌縣類似,都是大明的二線鎮堡,士卒大多刀槍入庫、放馬南山,哪裡抵擋的住如狼似虎的後金精銳?
想到此處,濟爾哈朗便下令道:“何洛會,你帶領一個牛錄,將其拿下!”
“喳!”那何洛會聞言應了一聲,便披了鐵甲,挑選了一百披甲人在前,剩餘二百人持弓在後,準備攻城。…
也不知那守堡明軍作甚,眼睜睜看著後金兵披甲、列陣,不曾有些許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