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渡河(第1/2頁)
章節報錯
汾河岸,羅王莊渡口。
水聲潺潺,千帆競渡。
張三百站在汾河岸邊,望著一艘艘滿載士卒戰馬的渡船,一時間心緒萬千。
想當初,他和妹妹馬英娘不過是洛陽城裡的賣藝人。
一晃幾年,不但自家妹妹成了舜王的妃子,自己也成了手握重兵的大將。
真是蒼雲白狗、世事無常!
這其中的變數在哪裡?
當然是在舜王殿下!
如果沒有當初舜王示警,恐怕自己和妹妹大機率葬身魚腹,又哪來的今日的富貴?
想到此處,張三百不由暗暗下定了決心,定然要絞殺“東虜阿濟格部”,以報舜王之萬一。
“張帥,對面有人覷探,莫不是韃子的探子?”正在此時李萬慶眼見河對岸動靜,不由連忙提醒道。
“東虜乃百戰之兵,豈會麻痺大意?”張三百聞言不以為意道,“告訴官撫民,讓他加快登岸速度,然後按照計劃儘快列陣。”
原來這張三百想的明白,若是後金兵已經進入靈石,自己還能奇襲靈石口,然後把阿濟格部徹底圍殲。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那阿濟格又不是傻子,豈會自投羅網?
既然如今阿濟格佔據了介休,義軍當務之急是趕快出現在介休城外,以穩定人心。
原來對後金來說,介休城固然是新據,對義軍來說佔領介休及其附近地區也不過月餘。
自古以來,人心難測,民心無常。
那張順雖號仁義,然而義軍佔據山西之日頗短。
其恩惠未至,威勢未加,彼民不服不畏,實為義軍第一隱憂。
故而對義軍來說,能不能第一時間趕到介休,宣示存在,遠遠比一戰而勝更加重要。
不然,萬一城中別生變故,士紳商賈投靠敵人,讓對方有了根基,那事情就麻煩了。
所以這一次義軍不但要及時趕到,而且還要大張旗鼓。
鬧得人盡皆知,方是上策。
羅王莊渡口距離介休城不過十幾裡,騎馬瞬息而至。
不多時,那後金英武郡王阿濟格果然得到了訊息,不由吃了一驚道:“這麼快?”
如果後金兵前腳走,義軍後腳追,那麼能這麼快趕上還算得上正常。
可是如今後金兵剛剛深入義軍腹地,就有隊伍趕來,這對久經沙場的阿濟格來說,就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郡王,怎麼辦?”左右聞言不由紛紛問道。
“先派遣兩千騎兵騷擾阻攔‘順賊’渡河,然後派人把額駙揚古利和滿達爾漢叫回來,準備和‘順賊’決戰!”阿濟格略作沉吟,不由下定決心道。
“若論攻守城,我不如南朝多矣;若論野外浪戰,南朝萬萬不能敵!”
“這……”左右聞言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無奈的應了一聲道,“喳!”
“什麼,這就讓我退兵?”不多時,阿濟格的軍令傳入的滿達爾漢營中,滿達爾漢指著搖搖欲墜的王家大院,不由不敢置通道。
後金用兵,素來講究“斬草除根”,像對後金威脅較大的白桿兵、戚家軍以及一切膽敢反抗自己的對手,都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打擊。
如今這王家大院毀滅就在眼前,郡王竟然下令退兵,這實在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郡王的軍令如此,如果你不想聽,那我也沒辦法!”來人聞言冷笑了一聲,轉身就要離開。
那滿達爾漢見狀不由嚇了一跳,連忙一把扯著央求道:“別別別,我這就收兵,這就收兵!”
後金軍法嚴酷,那滿達爾漢雖然隸屬正黃旗,主子爺乃是“當今聖上”洪太,但是他也擔心阿濟格以違抗軍令的理由光明正大處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