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那虜酋四王子既稱偽帝,想必定然會重整人馬,入關掠我。”

“如今陛下只有薊遼一副家當,萬萬不可輕動。理當曉諭三軍,使其謹守門戶,使虜不得入。”

“向使虜酋一如‘己己之變’,也可從容從此兩鎮抽調精銳禦敵。”

“那……那朱燮元那邊怎麼辦?”朱由檢聞言心思少安,不由開口追問道。

“朱少師老於用兵,手中有宣大山西三萬精銳,攻則不足守則有餘,本不足為慮。”

“其所慮者,不過是早日破賊,還天下一個太平罷了。”

“然而,今日不同於彼時,如今虜酋已僭稱偽帝,大舉入關就在眼前,豈可以天下安危成其一人之功業歟?”

新任兵部尚書張國維這番言辭看似理直氣壯,其實等同於把抵擋義軍的責任全都推到了朱燮元身上,自個只是一心專注於後金方向威脅。

“這……朱燮元太原那邊能頂得住嗎?”朱由檢雖然懵懵懂懂,好歹對威脅也有幾分感知,不由開口追問道。

好吧,這下子不會湖弄了。

如果張國維說頂得住,那麼萬一朱燮元兵敗,他自然也逃脫不了罪責。

如果他說頂不住,身為兵部尚書自然要拿出一番解決方桉。

張國維聞言沉吟了片刻,不由諫言道:“初,左督師朱燮元曾言,固守山西,著四川、湖廣、南直各練兵兩萬,圍攻‘順賊’。”

“如今山西固守已久,而右督師楊嗣昌、漕運總督朱大典等坐困於大名府,河南、南直無兵可用矣。”

“四川先前損失慘重,又有‘獻賊’酷烈,亦無力北征。”

“獨湖廣之地,不曾受損,與賊對峙於南陽等地。”

“陛下何不命令湖廣巡撫熊文燦帶兵北上,以牽制敵兵。”

“若其回師,則太原之圍自解;若其不回,則可趁機攻破南陽,殺入河南腹地,使其腹背受敵。”

“善!”朱由檢思索了半晌,不由點了點頭,讚賞道。

“然朱燮元、張鳳翼、葉廷桂一干人等聯合上書,亦不可……不可不應。”

“朕意擢太監高起潛為總監,督關寧侯拱極、張鑑二將萬餘人,前往支援太原,不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這……”兵部尚書張國維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

結果那內閣首輔溫體仁早大聲應道:“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

那張國維何其精明,但聽這話頓時覺得其中必有蹊蹺,也連忙附和了幾聲。

等到諸事已定,出得殿了,他不由深深的看了溫體仁一眼,這才反應過來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來朱燮元為了向朝廷要兵,故意聯合宣大總督張鳳翼、大同巡撫葉廷桂、宣鎮總兵李國樑和大同總兵王世仁等一干實權人物上書朝廷,以示情況緊急。

《仙木奇緣》

結果沒想到適得其反,這件事兒反而引起了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警惕。

先前在崇禎五年圍剿義軍的過程中,崇禎皇帝朱由檢就曾分派太監監督各鎮。

雖然後來遭到各鎮的反對,最終作罷。但是監軍關寧的高起潛卻一直沒有被撤回,反倒讓他混了一個知兵的名號。

故而,這一次他便打著派遣援兵的旗號,將此人作為監軍派遣過去,以免督撫總兵一干人等連成一氣,不受朝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