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軍和義軍在太原城外打的難解難分的時候,在山西潞州府一場大戰也一觸即發。

“曹將官,這山明曰:石膏山,這寨名曰:後門寨,穿過此山,到達沁源魚兒泉,便入上黨境內!”“花關索”王光恩為曹文詔指點著面前的山峰環抱、峰峰聳翠的景象道。

“不但如此,這石膏山亦非山中產石膏之意,而是‘膏者,神之液也’,蓋因其多鐘乳石者也。”曹文詔不由微微一笑道。

“花關索”王光恩聞言頓時訕笑了起來。

原來這王光恩是和張獻忠一同起兵的義軍將領,只是機遇時運不成,遠不如李自成、羅汝才、張獻忠、張天琳等一干義軍將領出名。

後來投靠義軍以後,便跟在了曹文詔身邊。只是他名望地位皆不如人,故而藉助這一次出征的機會,他頗有大展宏圖之意。

奈何這曹文詔本是宿將,又在山西“剿匪”多年,對此山川地勢瞭如指掌,哪裡用他聒噪?

“此道車炮難行,只有人馬可以透過!”曹文詔如何不知他心思,不由笑道。

“那楊文嶽既然能死守潞安,想必定是山高城險,火炮無法施展之故。”

“你若想建功立業,但效死命,自然有你一番功功績!”

那王光恩聞言不由嘿嘿一笑,介面道:“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曹文詔點了點頭應道。

要想領的住人,自然要給足了好處。

這王光恩非曹文詔嫡系,某種程度上算是張順派來的“監軍”,他自然要給足了面子。

從靈石至沁源一百六十里,曹文詔部用了兩日便抵達沁源城下。

沁源城周不過二里,距離沁水不過一里,又遠離潞安戰場,哪裡想得到竟然會遭人惦記?

等到曹鼎蛟率領義軍殺入城中的時候,沁源知縣正在後衙吃酒,結果被義軍拖出來剁了,沁源遂下。

那曹文詔何等機警,眼見沁源城如此鬆懈,不由心生一計。

他連忙下令道:“著曹鼎蛟率領本部人馬在此駐守,著王光恩率領本部人馬,日夜兼程,奇襲沁州,本帥自率人馬緊隨其後,為其壓陣!”

那“花關索”王光恩聞言不由大喜,哪裡不知卻是機會來了。

沁源距離沁州二百里,他倍道兼行,只用了兩日功夫便趕到沁州城外。

沁州知州和指揮使哪裡料得到義軍如此神速,只戰了半日,沁州指揮使戰死,沁州知州自盡,沁州遂下。

等到訊息傳到潞州府的時候,明軍上下不由大懼,萬萬沒想到竟然被義軍抄了後路。

原來明代澤潞沁遼三州一府正是歷史上的上黨之地。

此地在南則為太原屏障,在東則為河北屏障。

如今大明在北方只有兩處要地,一曰太原,二曰北直。

此兩地不存,則京師難存。京師不存,則北方非大明所有矣。

而上黨之地,“一喉二歌”,正是太原和北直的屏障。

澤潞沁遼,澤州已經在義軍南路軍左帥李信之手,如今又失了沁州,獨留潞安府和遼州兩地。

然而沁州橫亙期間,潞安府與遼州又不能遙相呼應,山西巡撫楊文嶽自然是自陷死地,徒呼奈何。

故而他一聽到義軍繞後,佔據了沁源、沁州,不由哀嘆道:“如此,潞府難矣,太原難矣,京師難矣,此亦天下亦難矣!”

不意楊文嶽話音剛落,早有士卒前來彙報道:“撫軍,兵備副使王肇生求見!”

“快,快快有請!”楊文嶽聞言不由吃了一驚,不由一邊迎出去,一邊連忙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