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為所動(第2/2頁)
章節報錯
“今率大軍十萬,頓兵於太原堅城之下,不得寸進。故而人心惶惶,多思後路。”
“不瞞您說,數日之前吾正在榆林,勾連此人。雙方約定,期十日後俱反。”
“那闖將李自成麾下有精兵五萬,皆為百戰雄師,揮師南下,搗其巢穴。”
“到時候,那‘順賊’首尾不能相應,敗亡可知矣。難道南氏還要準備和他一起陪葬不成?”
“父親?”南居業聽到此處,不由大吃一驚,不由扭頭向南企仲望去。
“空口白話,多費口舌!”不意南企仲搖了搖頭,下令道:“送客!”
“大司農?”傅青竹大吃一驚,萬萬沒想到南企仲竟是這般反應。
大司農乃是戶部尚書別稱,南企仲致仕之前曾擔任過南京戶部尚書。
傅青竹以此呼之,實則是在提醒南企仲自己的身份地位。
“孩子,教你學個乖!”不曾想,那卻南企仲站起來淡淡笑道,“既來之,則安之。有時間在陝西地界多走走,多看看,對你有好處!”
“至於起兵之事,毋須多言。且不說那李將軍反或不反,單說這西安城,恐怕也未必那麼好拿下。”
“‘舜王’麾下有結義兄弟二人,仿若關張,最為忠義。其大兄陳長梃,勇不下關聖而無其傲;二兄蕭擒虎悍不下桓侯而無其暴,有此二人在此,反亦何足道哉?”
“又有張慎言、呂維祺二人為其籌劃,一主河南,一主陝西,為其治百姓、徵賦稅、輸糧餉,以為長久之計。”
“即便偶有小挫,亦不足傷筋動骨,閣下何必多費口舌耶?”
“即便是乾坤反覆,江山易改,我南氏一有學田,二有族學,他日未必不能東山再起,又何懼之有?”
傅青竹聞言冷了半晌,這才發覺自己想差了,沒想到老牌進士家族的底蘊竟如此深厚。
原來當初義軍雖然在“清理屯田”過程中,剝奪了南氏名下不少田產
但是張順素來仁慈,一則視人口多寡,還是給南氏留下了足夠生活之用的耕地。
二則是南氏祭祀田產猶在。“不絕人祀”乃古代政治正確,故而哪怕是“抄家滅族之罪”,祭祀田產也不能“入官”。
那南氏底蘊深厚,從長計較,早把族學遷於此處,一切費用列為定例,一概從從此中撥付。
所以即便是家族敗落,不至於一蹶不振,斷了根基,這也正是書香門第傳承百年的生存之道。
在張順前世的名著《紅樓夢》中,秦可卿就曾向王熙鳳提出過類似建議,惜乎王熙鳳不聽,以至於有賈家最終敗亡之事。
只是傅鼎臣雖然出身不錯,亦是官宦之家,終究底蘊不足,不明白其中的關竅,這才失了計較。
賭?不存在的!
對像南氏這樣的進士家族來說,其實力主要包括田宅、族學和功名三個部分。
只要其家族不散,族學不斷,哪怕家族遭受挫折,失了田宅、功名,終有復起之日。
所以,任憑傅青竹如何舌燦如花,南企仲根本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