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募兵,月餉一石;不拘米粟,月月如數發放!”天剛矇矇亮,降將姜襄那沙啞的嗓子如同報曉雞一般,再次在營外響了起來。

聽得宣大總督張鳳翼和大同巡撫葉廷桂不由破口大罵:“無恥之徒,簡直是無恥之徒!”

原來自從那宋獻策離開義軍太原附近營地以後,張順也不曾和明軍交戰,每日只便派降兵在明軍城外、營外鼓譟,“招徠士卒”。

宣大兩鎮軍餉不高,即便是鎮標、督標也不過一二兩左右,又欠餉嚴重。

義軍開出了月餉一石的標準,早吸引的張鳳翼、葉廷桂麾下人馬蠢蠢欲動。

初時,宣大總督張鳳翼和大同巡撫葉廷桂不知道其中的厲害,還笑道:“人皆說‘順賊’善戰,今日觀之,卻不像個將軍,反倒像個商販!”

結果,麻痺大意之下,過了幾日營中照例輕點人數,居然一下子少了千餘人。

這下子張鳳翼和葉廷桂坐不住了,連忙進入太原城,前往拜訪左督師朱燮元。

“督師,如今我眾賊寡,此時不擊,更待何時?”兩人落座以後,張鳳翼率先開口道。

“不急,不急!本督早已經派遣傅青竹等一干生員前往秦地。”朱燮元老神在在道。

“‘順賊’兵鋒雖銳,奈何人心不齊,麾下魚目混雜,假以時日,其必將不戰自退!”

朱燮元這話一開口,葉廷桂連忙提醒道:“督師所言甚是,只是......只是怕只怕假以時日,那‘順賊’是否不戰自退不得而知,只是我三軍將士幾無人矣!”

“我們兩處人馬,比不得督師麾下皆駐紮城中。督師只需禁閉城門,士卒自然無可出。”

“而我們兩營之中,士卒愚昧,不識忠義,反而鼠目寸光、多貪圖賊人財貨,以至於早晚逃竄,防不勝防,屢禁不止。”

“不數日,已失千人矣!”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軍將不軍,為之奈何?”

朱燮元聞言不由眉頭一挑,萬萬沒有想到事情居然如此嚴重。

原本依照他的計劃,“順賊”頓兵於太原堅城之下,賊人秦地烽煙四起。

到時候,“順賊”進退兩難,自己再借機出擊,一舉破賊於城下。

最後“順賊”內外交困,偌大勢力分崩離析。

自己再恩威並用,收復失地,再現當年平定“奢安之亂”之故事。

若能平定此賊,“出將入相,能去大患”,封侯諡公亦不在話下。

只是好端端的戰略規劃,怎麼就執行成這副德性?

朱燮元一時間舉棋不定,不知如何應對才是。

張鳳翼不由提議道:“既然朱公戰不欲戰,守無可守,何不圍之,以待時變?”

朱燮元聞言一愣,頓時眼睛一亮。

對呀,既然“順賊”高壘深溝以待。我何不掘壕圍之?

這樣既不會折了人手,也無士卒逃跑之虞!

想到此處,朱燮元不由斷然下令道:“好,就依你所言,明日盡起大軍,圍困此賊!”

卻說第二天一早,張順好容易起了個大早,視察了一番營地,正待返回帳中再睡個回籠覺。

突然聽到有人喊道:“舜王殿下,你卻是讓我好找!”

張順扭頭一看,卻是氣喘吁吁趕來的孫傳庭。

“城外明軍大起干戈,看樣子是待不住了!”孫傳庭不由開口彙報道。

“哦?”張順聞言不由一喜,連忙喊道,“走,且去t望臺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