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抵賴(第2/2頁)
章節報錯
先前張順“死而復生”之事,李自成、盧象升等人不曾親眼所見。
雖然傳的有鼻子有眼,多半也是將信將疑。
如今聽到當事人又提起此事,頓時開始狐疑起來。
不等李自成開口,那盧象升反倒先問道:“當時真是你動的手?”
當時“左光先殺舜王”,傳的沸沸揚揚,盧象升對此當然不會有疑問。
其實他想問的是:當時你真殺死了舜王,莫不是失手了吧?
只不過這話好說不好聽,故而換了一個委婉的說辭。
左光先如何不知?
他不由笑道:“末將從軍以來,素以驍勇聞名於世。一身好武藝,從無失手。”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豈有妄言。”
“徵北也是戰陣之人,須知一刀下去,是生是死,手感自然截然不同。”
左光先這話一出,眾人頓時沉默了下來。
大家都是戰場上出生入死之人,殺的多了,自然知道其中細微的區別。
如今既然得到左光先親口承認,那舜王當初自然真是“死而復生”。
一個“殺不死”的人,誰能與之為敵呢?
李自成心中頓時湧起了一股懊惱之情,自己真是豬油蒙了心,如何敢與這般人為敵?
俗話說:人皆有一死!
可是如此出現一個可以有兩死,甚至還可能三死、四死之人,那又該怎麼對付呢?
李自成想到這裡,心裡不由一突。
不對,自己營裡還有一個“手捧雷”,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炸。
說曹操,曹操到。
就在李自成想起此人的同時,突然一個熟悉而有陌生的聲音響起:“諸位明鑑,這‘闖賊’正是吃裡那扒外之人!”
眾人聞言扭頭看去,只見一個儒生自李自成營中緩緩走出,瀟灑的向眾人施了一禮,接著道:
“在下姓傅名鼎臣,字青竹乃山西太原生員。某千里迢迢來此,一不為投親訪友,二不為尋訪名師。”
“為只為受此賊之邀,有些話要帶給大明左督師朱燮元。雙方約定,十日之後,公舉大事……”
“賊子敢耳!”左右聞言一愣,劉芳亮率先抽出了寶劍,就要取他性命。
“芳亮住手!”不曾想劉芳亮這一劍剛剛刺出,卻被李自成一把抓住了。
鋒利的劍刃,早劃破了他的手掌,鮮血順著指縫汩汩而出。
“掌盤子!”劉芳亮不由一驚
卻見李自成輕輕搖了搖頭,然後高聲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不知這是誰找來的儒生,卻是故意汙衊於我,我卻是不服!”
“人賬俱獲,如何不服!”左光先帶人前來圍了李自成營地,就是為了搜尋證據,卻沒想到“證人”自個跳了出來。
只是左光先還沒來得及高興,卻被這廝矢口否認。
“眾所周知,為了招募文士充當幕僚,我一連張榜了數日,無人應徵。”李自成不由對著盧象升高聲道。
“好容易今日遇到一個應募者,不曾想剛剛帶到營中不久,左將軍就來了,還去徵北明鑑。”
好傢伙,這兩人一個一口咬死,一個矢口否認,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倒讓徵北將軍盧象升作了難。
難的當然不是如何斷案,而是如何斷此案才能讓尚未出戰的北路軍既不會起內訌,又不會發生反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