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前後夾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咚咚咚!”一陣陣炮聲傳來,隨即而來的便是炮彈撞擊石塊的聲音和士卒的慘叫聲,再然後響起的是“賊兵”的衝殺吶喊聲。
還來?
神樞營左副將董用文眉頭緊鎖,一臉陰鬱。
他雖然比不得他的父親名將董一元,也比不上他叔父悍將董一奎,但是好歹也是一員宿將,比大多數京營官兵明白“賊人”的厲害。
首先是快,賊人來的太快了。
本來按照計劃,神樞營應該在義軍攻克平陽之前趕到霍州。
結果他萬萬沒想到,在他剛到霍州之前就得聞霍州陷落的訊息,這“賊人”進展實在是太快了,一切都讓人措手不及。
其次是猛,賊人的火炮太犀利,太猛烈了。
其實明軍裝備的火炮也不少,甚至在明軍“以炮代銃”的指導思想下,明軍各自虎蹲炮、弗朗機、滅虜炮及大小將軍炮,裝備量實在是驚人。
然而賊人卻和明軍戰法截然相反,他們雖然炮不多,卻個個都是重炮。
他們一營人馬也能裝備十來門“紅夷大炮”,打的又快又急,又猛又遠,簡直可以說以一當十,壓制的明軍根本抬不起頭。
第三就是巧,賊人的戰法簡直是巧奪天工,出人意料。
凡賊與官兵接戰,都是先施之以炮,繼而尾隨以兵。
每次都能趁著官兵被大炮轟得混亂之際,衝殺上來。
這太可怕了,血肉之軀,如何抵得住鐵石炮彈?
每次都是這種“程咬金的三板斧”,簡單粗暴卻有效,打得那左副將董用文沒有一點脾氣。
“將軍,賊人火炮太猛,兄弟們傷亡慘重吶!”而就在這時,副將王允成氣喘吁吁跑來彙報道。
“有的炮彈打在石頭上,石頭盡碎。碎石飛濺,猶勝鉛丸百倍。”
“有的炮彈落地開花,鉛丸四射,不知多少好漢,不經意間就橫屍當場。”
“賊人火炮如此犀利,咱們如何抵擋?”
原來當初孫傳庭率領張大受及其麾下三千精銳走水路穿過鼠雀谷的同時,魏知友也帶領麾下三千士卒翻山越嶺前去猛攻駐紮在韓信嶺的神樞營。
原來這韓信嶺又叫韓侯嶺、高壁嶺,只因淮陰侯韓信葬於此地,故曰:韓信嶺。
其地距離靈石不足二十里,山勢險峻、地勢險要,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
本來這樣的地形不利於進攻方發揮人數優勢,可以以少抵多,以一當十。
只是董用文萬萬沒想到義軍火炮犀利,在這種狹窄險要,需要硬碰硬的地形,反而成為極難處理的問題。
故而雙方鏖戰一日一夜,雖然義軍不得寸進,其實明軍也損失不小。
“我難,賊人更難!”董用文不由激勵道,“再挺上幾日,等到左督師朱燮元大軍一到,一切都會好起來了!”
董用文這話對不對?很對!
就在官兵難以承受義軍火炮之時,其實義軍自己也難以承受這種猛打猛攻的戰術了。
“總兵,不成了,這樣強行進攻,士卒傷亡太大了!”同樣有軍官連聲向魏知友進言道。
“那火炮擊裂的碎石,不分敵我,殺傷驚人,已經有七八個弟兄因此傷亡。”
原來因為韓信嶺地形險要,義軍“步炮協同”進攻的時候,不不少炮彈擊碎了明軍砌築營寨的石塊飛濺,也因此傷了不少自己人。
“猛攻韓信嶺乃是義軍原本計劃,如有違背,軍法行事!”魏知友聞言不由冷聲道。
如今孫傳庭、張大受正穿過“險絕”的鼠雀谷,也不知進展究竟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