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

自太原往西,群山林立,隸屬於呂梁山山脈中部,時人謂之:交山。

後世《交山平寇本末》有云:自交山而南,若王山、卦山、石壁;自交山而北,若羊腸、神師、狐突、馬鞍及靜樂縣之周洪、石峽、爛團、石樓、蘆芽、管涔等山;

自交山而西,若三座崖、黑黑煙山洞、煉銀、孝文、劉王軍及永州之呂梁、離石、臨縣之紫金,延綿廣千餘里,晉人統名之為交山。

其地東起太原省城,西至黃河,南壓交城、汾州、孝義,北逾三關、忻、代,若永寧、岢嵐、靜樂、臨、嵐各州縣皆包絡其中。

歷代為盜賊淵藪,而交城所轄諸山尤險峻多盜。

話說那宋獻策和悟空兩人辭別了張順,先坐船沿著汾河順流而下,直抵交城與文水交界,然後棄船換馬,向西而行。

兩人行了十餘里,繞過了文水開柵鎮,行至文峪口。

宋獻策和悟空抬頭一看,果然好一處去處。

只見那山是好山,水是好水。

那山險峻異常,接天連日,不見邊際,正夾著一條小道;那水從中汩汩而出,洶湧澎湃。那道兩旁又多雜木草樹,人煙稀少。

若是張順此時至此,定然要開口調笑一番。

只是宋獻策、悟空乃是兩個粗人,哪裡想的了這許多?

兩人剛剛行至入山口,只見五七個士卒手持刀槍正把守在那裡。

那些士卒見宋獻策、悟空兩人靠近,不由上前喝止道:“兀那漢子,休要近前。這山中進得去,出不來,還是趕快回轉為妙!”

悟空見有人阻攔,兩眼一瞪正要上前廝殺個痛快,不意宋獻策伸手攔了一攔,然後上前唱了個喏道:“有勞幾位軍爺,貧道乃是武當山的道士,路過寶地,還請行個方便。”

宋獻策所謂“武當山”,自然不是後世和“北少林”並稱的“南武當”,而是位於永寧州的北武當。

這北武當正好在交山以西,如今他們正好位於交山以東。

兩人若想到達此處,需要沿著文水河谷翻山越嶺二百里,方能抵達。

那幾個士卒一聽是“武當山的道爺”,頓時語氣和善了許多。

他們不由規勸道:“你也是本地人,須知那‘交山寇’的厲害。如何不繞道他處,以免枉送了性命。”

“這山連山,路彎彎,我倆若是繞道而行,怕不是多走了百十里?”宋獻策聞言苦笑道。

“幾位行行好,就讓我倆過去吧。若是真個因此丟了性命,也是我們命數使然,須怨不得幾位!”

宋獻策一邊說,一邊掏出了一疊鬼畫符,分給眾人道:“老道士窮苦,也沒啥好送給幾位,唯有這幾張平安符乃是我親手所畫,說不得關鍵時候還能救幾位一命,還請諸位行個方便。”

“行吧,好言難勸該死的鬼,去吧,去吧!”那幾個士卒眼見勸不住這兩人,不耐煩的揮了揮手,乾脆放他們過去了。

且不說宋獻策如何千恩萬謝,兩人翻身上馬,沿著文水河谷的道理一路向交山深處行去。

宋獻策和悟空快馬加鞭行了三日,走了一百五十餘里山路,眼前面山勢愈發險峻,這才不得不下馬步行。

兩人下馬步行不久,遙遙望見文水岸邊有一處土丘,高約十丈,有些許房屋在上面。

宋獻策眼見天色將晚,不由對悟空道:“前面似乎是一個村子,正合咱倆前去借宿一宿。”

“好說,好說!”悟空藝高人膽大,巍然不懼道。

不多時,兩人好容易爬上了土丘,定睛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