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總兵,那狗官已經剁了,細細的切碎了餵了狗!”魏知友剛剛從從臥室出來,早有士卒上前彙報道。

“好,如此甚好!”魏知友聞言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他本是陝西義軍“闖將”李自成麾下將領,還保持著早期義軍的兇殘習性。

不過當然,亂殺無辜,建銀擄掠之事不敢做了,但是架不住他們私下裡處置一下讓他們痛恨不已的人物。

比如這岳陽縣知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原本魏知友帶領三千士卒從逆沁水而上,透過先前山西巡撫宋統殷以詔安之名“圍困”義軍的舊縣鎮。

這些道路大多數都是當初魏知友跟隨“闖將”李自成和“擎天柱”張順走過,倒也熟悉。

他一路上翻山越嶺三百里,不知吃了多少辛苦,好容易來到了岳陽縣境內,結果一頭撞上了誓死抵抗的岳陽知縣。

凡事有果必有因,這一個岳陽縣城之所以準備如此充分,正是因為當初宋統殷在岳陽縣境內“詐稱詔安”失敗,使得當時的岳陽知縣一夜三驚。

俗話說:不怕賊頭就怕賊惦記。這岳陽知縣無權無勢,也不知送了多少禮,求了多少情,依舊無法調離此地。

最終只好退而求其次,從此以後齊備武器火銃,日夜操練丁壯、弓手,以防不測。

魏知友哪裡知道這裡還有一個“日夜磨刀”的一根筋,頓時撞到了鐵板上。

義軍一連攻打了好幾天,才把這岳陽縣城打下。

魏知友一則也做不來屠城、劫掠等報復之事,二則也怕張順的責罰。

奈何義軍士卒翻山越嶺、連日苦戰,胸中這口惡氣如何彌消?

最終他想了一個“溫和”的辦法,就是命士卒把岳陽知縣砍了以後,剁成肉泥餵狗,一解胸中那口怨氣。

你還別說,這招還真好使,果然只過了一宿,士卒便精神煥發起來。

魏知友又不是舜王,他才不管那岳陽知縣冤不冤。

只要看到將士用命,士氣可用便心滿意足了。

眼見自個完成了“奇襲岳陽”的任務,魏知友就開始盤算著派遣士卒前往平陽方向探查義軍動向,準備修整兩天等待新的命令。

說曹操,曹操到。

就在魏知友剛想到舜王的軍令之時,突然有士卒跑進來彙報道:“將軍,舜王信使到了。”

“快快有請!”魏知友聞言一愣,心道:舜王真是料事如神,能掐會算。

我昨晚剛剛攻下岳陽縣城,今早軍令就到了。

不多時有幾個士卒牽著幾匹大汗淋漓的駿馬,兩腿打顫的見過魏知友,這才把書信遞了上來。

魏知友開啟一看,張順熟悉的字跡便迎入了眼簾。

“來將聽令,本王命你捨棄岳陽縣城,輕裝疾行,全力以赴即刻霍州方向進軍,不得有誤!”

“如果霍州不能下,則儘快佔據要地待援;如果霍州能下,則儘量佔領霍州城待援。”

“明軍有騎兵一營,大概兩三日後趕到。還請你營人馬不惜一切代價,趕在明軍騎兵之前到達霍州。三月一十八日。”

魏知友看了這軍令半晌,不由大笑起來。

“總兵何故發笑?”左右聞言一愣,不由奇怪問道。

“果然舜王還是信得過本將,但有重要緊急軍務,還想著我老魏!”魏知友不由笑眯眯道。

霍州軍情緊急,舜王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哪個都不派,反倒派遣我魏知友。

這意圖難道還不明顯嗎?這分明是舜王要栽培我魏某人!

當初他投靠張順的時候,還有幾分迫不得已。

如今見義軍氣勢如虹、勢如破竹,那心氣自然也就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