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姬龍鳳攻入明德門城樓的時候,已經鎖定了這場戰鬥的勝局。

雖然平陽知府王舜徵、兵備副使李一鰲及指揮使唐嶢帶領士卒拼命抵抗,但是那止得住?

明末內地衛所兵稍做訓練,若是用來守城倒也堪用,但是用來近戰肉搏,那就不夠看了。

姬龍鳳以一敵十,猶能擊殺其七,如今又有士卒護衛左右,那更是如虎添翼。

所謂“十步殺一人”,完全不足以描述姬龍鳳的兇殘。

與大多數人的直覺相反,狹窄但是又有能夠讓長槍騰挪的空間反倒更利於長槍的發揮。

姬龍鳳以自己為矢鋒,以敢死之士為羽翼,三步出一槍,一槍殺一人。

一時間勇不可擋,只殺得當面明軍官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指揮使唐嶢見姬龍鳳如此囂張,怒不可遏,不由持槍上前來戰。

那姬龍鳳已經殺順了手,氣勢如虹,眼見唐嶢攔在面前,不由把槍一抖,一式中平槍直扎過去。

“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防。”

格槍與格刀劍不同,無非攔拿二法而已。

但是無論攔還是拿,都必須先得兩槍相較,然後方有攔拿之謂。

故而扎刺之時,無論上平槍還是下平槍攔拿之時,都容易形成大夾角,容易防守。

中平槍則不然,其法直來直去,即便攔拿也很難形成較大的夾角,故而最難防守。

那唐嶢本是衛所出身,家傳的武藝倒也沒有落下。

眼見姬龍鳳一槍刺來,只把長槍一抖就去“拿”它。

所謂“拿槍”,便是敵人直刺時由外向內抖槍防守,動作和翻腕抓拿東西頗為相似,故而被稱之為“拿槍”。

你莫要看這“拿槍”不過是很基本的技法,長槍用法攻防一體。

若是姬龍鳳這下子被唐嶢拿實了,丟了中線,那麼下一步敵人就要發槍奪命,毫不容情。

只是唐嶢萬萬沒想到他這一拿卻沒有拿實,不由大驚失色,連忙就要向後退去。

只是哪裡還來得及?

唐嶢只覺得左手一疼,不由慘叫一聲,棄了長槍跳出了圈外。

“好槍法!”唐嶢舉手一看,只見左手掌竟然已經被姬龍鳳扎透了,在鮮血汩汩的傷口處隱隱可見森白的手骨。

姬龍鳳這一手唐嶢當然也知道,自然也使得出來。

然而,高手過招本就是生死一線,快一線則生,慢一線則死。

姬龍鳳看了看已經跳了出去的唐嶢,不由遺憾的咂了咂嘴。

原來這這一手喚作“鳳點頭”,由調槍和鳳點頭兩個動作組成。

其中所謂調槍之法,即是你拿我攔,你攔我拿,大家順著一個一個方向轉動,防止自己的長槍為敵人所攔拿。

這個法子在別的流派中又稱之為“閃賺”。

“所謂閃賺者,如敵人一槍扎來,我用拿開進步,競技中平而入。敵見我槍至彼,彼必一拿,我即審敵拿力收半,便將槍一閃,串彼圈外,扎敵一槍,彼必不能救。裡外皆同,故曰最勝。”

其實說白了就是先以虛招誘敵將招數使老,然而伺機發槍克敵。

具體到姬龍鳳這次,就是先用中平槍虛扎,等你來拿。

你若來拿,我則順勢調槍躲過,然後槍頭轉至你長槍上方時往你握槍的前手一點,便破了你的槍勢。

本來這一招還有一個後續,等你傷了敵人前手之後順勢往前一紮就能要了敵人性命。

只是這唐嶢也不愧是衛所官兵,多少也有點本事,眼見事情不對,急忙跳了出來。

這一次雖然被姬龍鳳傷了左手,倒也不至於被人追上一槍,丟了身家性命。

“走!”眼見事不可為,指揮使唐嶢向副使李一鰲使了個眼色,就待棄城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