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捷報,義軍在懷慶府大破漕運總督朱大典,獲甲首三千,斬殺溺死不計其數!”

這一日張順正院子裡在幫李三娘錛地,便接到了這個訊息。

“終於來了!”張順放下了手中的三齒釘耙,揉了揉磨的生疼的手掌, 不由笑了。

“我說不讓你幹,你非要幹,是不是手上起泡了?”李三娘見狀不由奚落,一邊拿出來一根針道。

“別,別啊,你幹嘛?啊~啊~”張順一愣, 只見李三娘伸手把他的手拉過來, 熟練的把他手掌磨的泡給挑開了,只疼得張順哇哇叫。

前來報喜的王錦衣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什麼都沒看到的模樣。

而竹兒和侍書一個抱了一個孩子,只站在旁邊吃吃的傻笑。

原來這些日子出征的準備工作已經做的差不多了,但等時機一到,義軍就準備大舉進攻。

暫時閒了下來的張順,也不再有大的舉動,反而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一陪眾女。

近些日子,張順收穫頗豐,除了紅娘子、馬英娘和王奇瑛三人懷孕以外,最近大夫查出來原唐王妃曾氏也有了喜。

這四人因此被迫養胎,一時間張順的後宮倒安靜了許多,使得他也能夠享受一番普通的夫妻生活。

李三娘可謂是他的青梅竹馬,對他最瞭解不過。

所以,雖然因為三女照顧兩個孩子,忙的不可開交, 讓張順享受不到雙棲雙飛的快樂,他也時不時來小憩一番。

不多時,李三娘挑開了水泡,又給他上了藥, 張順這才接過捷報一看,戰況果然正如自己所料那般。

雖然其間細節頗有些出入,大是大致結果不出當初籌劃之外。

原來當初義軍籌劃懷慶府之戰的時候,張順便對洪承疇提出來“兩點一線”戰略。

所謂“兩點一線”,一個點指遏制渡口的孟縣,一個點指懷慶府府城,一線則是指天井關、府城和溫縣三個支點,行成的戰線。

義軍進入懷慶府第一步就是奪取渡口,全據孟縣。

第二步就是趁敵人沒有反應過來之時,直撲懷慶府城,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府城,像一個釘子一般死死的釘在懷慶府。

而第三步,在奪取懷慶府城以後,分兵分別佔據天井關和溫縣,把懷慶府切為兩段,壓縮明軍騰挪空間。

實際上,由於鄭王世子朱翊鐘的倒行逆施和張順在此地的良好聲望, 第一步、第二步進展都非常順利。

然而就在第三步進展的關鍵時刻,主帥洪承疇腦子犯了渾, 居然異想天開, 妄想指揮剛剛渡過黃河的義軍主力和朱大典決戰。

以至於戰略要地懷慶府城空虛,若非王定等人拼死抵抗,幾為楊嗣昌所得。

只不過無論是張順,還是洪承疇都不知道。

在張順前世的歷史線中,也有一支軍隊打著同意的主意,攻入到懷慶府附近,他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國北伐軍林鳳祥、李開芳部。

當時太平軍從溫縣渡河以後,第一反應就是搶攻武陟,完全沒有把懷慶府當回事兒。

然而等到進攻武陟受挫,這才開始猛攻懷慶府城。

只是當時太平軍給懷慶府城留足了反應時間,再想攻克,哪有那麼容易?

雙方在懷慶城下大戰六十餘日,結果太平間一無所獲,最終不得不繞道垣曲西行。

只是如此一來,不但損兵折將,而且延耗時日,失去了戰略突然性,給清軍的防守留足了時間,為後來北伐軍的失敗提前蒙上了一層陰陽。

好在洪承疇及時反應過來,在王定等人苦戰多日以後,突然率領大軍趕到懷慶府城,導致楊嗣昌、朱大典的攻城計劃無法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