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舜王創世紀(第2/3頁)
章節報錯
“夏商周三代之時,人皆以昊天上帝為至高至聖,唯帝王得以祭之。”
“及周德衰,禮崩樂壞,人鹹忘之。我欲重振昊天上帝之德,可乎?”
孫傳庭、宋獻策和韓霖一聽張順這話,頓時臉色大變。
什麼叫重振“昊天上帝之德”,這是要重新恢復“天子”的權柄啊!
特別上韓霖先後兩次聽到張順與天主教教徒的辯論,心中隱隱有了一個不謀而合的想法。
果然只聽得張順繼續說道:“昊天上帝者,至高至上,自行天道,無慾無識而順其自然。”
“人道則不然。人為萬物之靈長,念頭心思紛紛,朝秦暮楚,不一而定,與天道有別,故而上帝委天子以行人道。”
孫傳庭、宋獻策和韓霖不由相視一眼,心道:舜王這是準備唯我獨尊吶!
張順說的有沒有道理?
有道理,就是太有道理了,才讓眾人無法反駁。
實際上雖然自從秦統一六國之後,“天子”的身份含義逐漸淡化,但是帝王仍然獨享祭祀昊天上帝、五方上帝、天地等大祀的權利。
而張順所做的事,就是“逆歷史潮流”而動,重新強化帝王“天子”這一身份。
強化的目的也很簡單,正本清源,徹底解決帝王的“法統”問題。
那三人也不傻,聞言沉吟了片刻,各自不由先後問道:“其奈古聖先賢何?”“其奈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何?”“其奈上帝、耶穌、瑪利亞何?”
“大道生一,其無覺無識、無善無惡、道法自然者為昊天上帝。初人不辯其名,或謂之上帝,或謂之天,或謂之神,其本意一也。”張順嘿嘿笑道。
“有覺有識者,等而下之,是謂之‘神’、‘仙’;教化萬眾,引人向善者,是謂之‘聖’。”
“其神、仙、聖等受萬人敬仰祭祀,故而謂之‘神道’。”
“天道至大,人道在其中矣;人道次之,神道在其中矣。”
“如此尊卑有序,上下既別,然後天下乃安!”
好傢伙,張順直接把標準定了出來,你們自個看著辦吧!
果然是“唯我獨尊”,三人相視一眼,頓時沉吟起來。
你要是想把本教抬入“天道”,那隻能接受舜王“無覺無識”的設定,接受“天子獨祀”的規矩,成為一個“天子”的牌坊。
你要是認為本教祭祀之人“有情有欲”,那麼只好等而次之,在神道中的“神”“仙”和“聖”之間選一個。
“昊天上帝既然無覺無識,為何祭祀之?”韓霖有幾分不死心,想了想不由追問道。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私!”張順不由笑道,“因其無私,故而至公,此乃上帝之德也!”
“故而,吾等生於天地之間,久之而不覺其惠,及其敗亡而不覺其禍,便其故也!”
“舜王之意,頗合上古之制,吾無異議!”聽了張順這話,孫傳庭又沉吟了片刻,率先應道。
“天子”之制,自古有之,儒家不以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