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都是自己人,大家不要激動!”張順伸手阻止了眾人的聲討,笑道。

“這位段義士頗有忠義之心,但是言辭激烈,多半為洋僧所蔽之故。”

“其所謂‘天主’、‘上帝’者,蓋我之上古所謂‘天’‘道’‘帝’者也。”

“其名雖異,其理一也,諸位且勿多慮!”

眾人聞言一愣,一時間臉色各異,紛紛沉吟,琢磨其張順的心思來。

什麼意思?

舜王這是要支援天主教,抑制儒家,還是支援儒家,抑制天主教?

一種思想理論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思想理論,其背後隱藏著深刻的厲害關係。

舜王欲何去何從,自然關乎到身邊所有人的利益。

就在眾人驚疑不定之時,那段袞聞言卻欣喜若狂起來。

原來“補儒”、“超儒”本是天主教來中國傳教的主要戰略。

其具體措施便是藉著“補充儒家不足”的名頭進行傳教,對中國傳統的一些觀點進行改頭換面、偷樑換柱,最終達到“超越儒家地位”的目的。

如今看了就連大名鼎鼎的舜王似乎也沒識破其意圖,自然大事定矣。

然而,就在這時韓霖卻苦笑了起來。

張順對天主教的態度他已經知之甚詳,所以無論後面會說出什麼話,他都不會有任何意外。

果然,只聽到張順繼續笑道:“大西人愚昧,枉以己心擬天心,僭稱‘天主’、‘上帝’,實在是狂妄自大之徒。”

“其天者,無識無慮,道法自然,焉能以人心度天心乎?”

“你......”段袞聞言不由又驚又怒。

打蛇打七寸,挖樹先挖根。

天主教來中國傳教之時,試圖用宗教意義上的“上帝”來代替哲學化的“天道”、“上帝”,那麼張順便故作不知,反過來用中國傳統的“天道”、“上帝”哲學化宗教上的“上帝”。

“你問我信不信上帝,我當然信上帝!”卻聽張順笑道。

“但是我信的是那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上帝。”

“是那個‘天者,理也;神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的上帝。”

“是那個‘天子祠天帝,公侯祠百神,自卿以下不過其族’的上帝。”

“而不是那個‘枉以己心擬天心’的上帝,愚夫蠢婦膜拜的上帝,假借上帝之名行個人之實的上帝!”

開什麼玩笑,你知道中國古代的帝王除了世俗的帝號以外,還有一個“天子”的名號嗎?

中國自個以來不是沒有自己的至高神,而是有一個高到連公卿大夫都不配祭祀的至高神。

這個神就是昊天上帝,或者被稱之為天,或者被稱之為天帝。

其名雖異,其神一也。

此神天下人皆可信之,然而具有祭祀之權者唯有一人——那就是當朝天子!

故而聖天子能敕封天下神靈,故而在民間傳說中得到宋皇敕封的“包青天”包拯可以“日審陽,夜斷陰”,故而一旦百姓士紳對當朝皇室失去信任以後,謂之“失天命”。

所以在封建社會,只要有教皇存在,無論天主教的傳教多麼小心翼翼,其和儒家乃至當朝天子的衝突是必然不可避免的事情。

因為,中國的信仰只有一個,那就是“天帝”,中國的教皇只有一個,那就是天子!

“你......你!”段袞聽了張順這一番話,頓時臉色大變。

他顫抖著手指指著張順,只覺喉嚨一甜,一口鮮血“噗嗤”一聲噴了出來了。

“段兄,段兄!”韓霖一見,連忙上前一步扶著了段袞,連聲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