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祭(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順並不知道在自己穿越以後,前世網路上又興起了一個新的名詞叫做“認知作戰”。
所謂“認知戰”,是以人的意志、精神、心理等為攻擊目標,透過物理域的行動,資訊域的運用,認知域的攻防,不斷摧毀敵方認知基礎,達成攻心奪志的戰略目的一種心理戰爭。
其特點是以物質改變為基礎,以資訊媒介為紐帶,以價值判斷為關鍵,以意志摧毀為重心。
張順雖然並沒有聽過這個概念,但是深受前世“輿論戰”薰陶以後,並不妨礙他結合這一世的實踐,使用出類似的手段。
張順能夠發起“認知作戰”的基礎就是手底下有三十萬大軍。
實際上,按照不包括漢中的陝西加上豫西二府一州兩地產出能力估算,義軍頂多能夠養兵二十萬。
如果再去除了各處守軍,義軍至少在兩三年內只能拉出來十萬大軍進攻是大明朝野上下的共識。
然而,所有人都忽略了當初張順力排眾議購買五百萬石糧食的決策。
而這個決策,卻在關鍵時候保證了義軍能夠在短時間內爆出超過陝西和豫西承載能力的大軍。
一步錯,步步錯。
大明和後金上下在關鍵問題上判斷失誤,自然就會在戰略問題上措手不及。
而張順要做的就是在這個“措手不及”的物質基礎上,無限放大對大明朝野的原本認知的衝擊。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的認知和現實出現巨大偏差的時候,下意識會往反方向進行修復,這就給“認知作戰”預留了空間。
張順針對蒲州城的“認知作戰”十分簡單,就是利於城內城外之間的資訊差,突然爆出城外明軍望風歸降的事實,把城中守將的原本的“認知”撕個稀碎。
果然城中眾人聽到這個意想不到的訊息,頓時大驚失色,一塊重如泰山的石頭壓在了心頭。
“會不會......會不會他在詐我們?”何復聞言不由慌不擇言道。
本來何復提前做了這麼多準備,以為自己已經不怕“舜王”,結果沒想到“舜王”一出手,便擊中了他的要害。
“不會!”原大明首輔韓爌沉著臉搖了搖頭,低聲道。
“蒲州城雖然被圍,又不是密不透風,只要派幾個人打聽一番,就會得知真相。”
“順賊雖然奸滑,想必不會在這種很容易戳破的事情上撒謊!”
終究韓爌經歷豐富,人老成精,腦海裡還保持幾分清明。
原來義軍總兵孫守法雖然圍困了蒲州城,奈何他手底下僅有三千之數。
那蒲州城城牆八里有奇,義軍又如何能圍得死?
只是蒲州城太平已久,驟遭兵火,不少市民連忙逃難而去,出城者多,入城者近乎於無,故而韓爌、何復等人不曾聞城外訊息。
“那現在怎麼辦?”何復見韓爌並不支援自己的觀點,不由,你亂如麻道。
“先應了他三牲及桌案香燭等物,等到查清敵情再作計較!”韓爌眉頭緊鎖道。
且說眾人應了張順,連忙派遣斥候、探子前往附近城鎮,探查義軍動向。
情況緊急,由不得他們細細探查,只是隨便走訪了附近州縣,卻得聞紛紛傳說義軍神兵天降,奪了某州、某城。
當這些資訊紛紛彙集一處,竟是四面皆敵。頓時讓韓爌、何複目瞪口呆,心中震動可想而知。
這就是“認知作戰”中的“以資訊為紐帶”。
無論是張順主動透露軍情,還明軍被動探查,都會得出一個難以置信的訊息:方圓數百里全是“賊軍”,城池陷落不計其數,吾道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