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2/2頁)
章節報錯
誰都不傻,按理說朱大典雖然遭此大敗,也不會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其中必有緣由。
果然,楊嗣昌又聽到朱大典解釋道:“賊人奇兵已經佔據新鄉,吾恐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不好,萬萬不能讓賊人佔據了此處!”楊嗣昌聞言不由失聲叫道。
“可......可是咱們如今前有狼後有虎,心有餘而力不足矣!”朱大典聞言不由苦笑道。
楊嗣昌如何不知朱大典心思,也不由苦笑著搖了搖頭,遂不辭辛勞和朱大典等人一起向西北退去。
其實楊嗣昌官至兵部尚書,雖然戰陣之上未必比得過朱大典,但是眼界卻更勝他一籌。
原來那新鄉不但是“衛漕”的集散地,更設有廣盈倉在此。
若是被“賊人”所據,不但人白白丟了許多糧草,斷了“衛漕漕運”,更有可能被賊人沿河而進,攻大名克臨清,再度斷絕南北漕運。
沒錯,事情就是這麼搞笑。
雖然張順已經極力避免斷絕大明南北漕運,可是起自輝縣的衛河漕運,本是原來的大運河的一部分——永濟渠,北宋時稱作“御河”。
只是自明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命工部尚書宋禮重新疏通會通河,京杭大運河再度通航,原本的“衛漕”才衰落了下來。
但是,“衛漕”優良的水道,依舊是河南賦稅集聚運輸的通道。
義軍奪取了此地,不僅獲取了大量糧食,更是可以沿河向東北威脅大名、臨清,由不得楊嗣昌不心驚肉跳。
當然,楊嗣昌、朱大典等人並不知張順現在並無意切斷漕運,以免引發大明北直和整個薊遼、宣大邊軍崩盤。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之事,吾不取也!
而就在楊嗣昌、朱大典離開修武縣的同時,左帥李信的兵鋒也已經抵達修武附近。
主帥洪承疇麾下雖然有數萬精兵,卻也因為人數眾多、行動遲緩,反而讓一心逃跑的楊嗣昌、朱大典等人逃出了生天。
“直娘賊!”等到洪承疇接到楊嗣昌、朱大典退走,李信佔據修武空城的訊息以後,不由暗罵了一句。
直到這個時候,洪承疇才不得不承認當初自己輕率的離開懷慶府城是一個錯誤。
按照當初張順提出的計劃,義軍在佔據懷慶府城、天井關和溫縣以後,應該死守府城以待明軍疲憊。
等到明軍銳氣已失,再出大軍破之,然後讓王定的騎兵營趁機掩殺,方可徹底打垮楊嗣昌、朱大典等人。
如今義軍雖然在沁水河岸大破明軍,卻因為騎兵力量不足,始終無法擴大戰果。
不過,洪承疇本身也是好本事,懊惱的心情一閃即逝,隨即不由下令道:“著左帥李信即可東向奪取獲嘉,和佔據新鄉的高一功連成一氣。”
“著魏知友東向,奪取原武縣,北接新鄉,南脅中牟。”
“其他人等隨我大軍東進,驅逐楊嗣昌、朱大典之輩,全據衛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