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門,左帥連夜派人前來,聲稱:大明國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攜鳳泗總兵楊御潘、援剿總兵李重鎮及副總兵牟文綬一干人等,攜萬餘精銳趕到溫縣,欲奇襲孟縣還請軍門早做打算!”張虎急急忙忙前來彙報道。

“什麼?”平東將軍洪承疇聞言不由大吃一驚。

他本以為楊嗣昌一介書生,為人方正,本不是知兵之輩, 哪裡想得到他竟然有如此膽略!

“這......這莫不是他虛張聲勢?”史文煥聽了,不由懷疑道。

“如今楊嗣昌攜帶大隊人馬離開修武,前出清化鎮,脅我府城,豈有餘力前往他處?”

原來就在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到達溫縣的同時,右督師楊嗣昌亦率領麾下人馬到達了懷慶府城以東的清化鎮。

清化鎮,位於丹河東岸, 距離懷慶府城三十里, 在後世博愛縣境內。

官兵佔據此地以後, 只需半日功夫便能趕到懷慶府城下,威脅懷慶府安全。

洪承疇聞言輕輕的搖了搖頭,解釋道:“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楊嗣昌這是給我布了一個簡單的‘螃蟹陣’。”

“這兩隊人馬好比兩隻蟹鉗,一隻是虛,一隻是實,我等若不明其中虛實,一旦出手說不定就要被‘夾’。”

“咱們若是猜錯了,就會萬劫不復;當然,若是咱們猜對了,那就輪到對方萬劫不復了!”

“這......軍門言之有理!”史文煥思索了半晌,不得其要,不得不不鹹不淡的恭維了一句。

“趙先生又如何看待此事?”洪承疇聞言哭笑不得,他本也不指望史文煥能出什麼計謀,不由又扭頭向趙魚頭問道。

“什麼虛實我也不懂!”趙魚頭搖了搖頭, 憨厚的笑道,“不過若是二選一,我選溫縣那邊是明軍主力!”

“為什麼?”洪承疇皺了皺眉頭,追問道。

“修武距離府城和溫縣兩地腳程,幾乎相差無幾。”趙魚頭聞言道。

“但是朱大典先到,楊嗣昌後到,足見其中輕重緩急有些微不同。”

洪承疇聞言一愣,隨即反應了過來。

按照常理來說,兩者應該同時出發。

結果朱大典已經趕到溫縣,李信還能派遣使者快馬加鞭連夜報信;

而楊嗣昌才剛剛趕到清化鎮,距離懷慶府還有三十里腳程。

如果從行軍速度角度判斷,好像應該是楊嗣昌這邊才是主力,朱大典那邊應該是虛晃一槍才對。

但是,如果從雙方重視程度來看,得出的結論卻是完全相反。

究竟明軍的主力在哪一邊?洪承疇不由沉吟起來。

“軍門?”等了半晌,王定忍不住試探的問了一句。

“唔?”洪承疇被王定這麼一喊,頓時從沉思中驚醒了過來。

“王定啊!”他打量了王定一番,突然開口問道,“如果左帥的標營去了,只憑咱們一營人馬,能不能守住府城?”

“能!”王定聞言不由斬釘截鐵道。

他麾下皆是榆林家丁精銳,若論能打,義軍之中還真沒有幾個能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