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斷其歸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也是當初義軍能夠被孟縣士紳迎入城中的原因,更是在趙魚頭、李信等人帶領下, 能夠輕取孟縣、懷慶府城的原因。
張順自起兵以來,養望四年,寬仁待人,終於迎來了豐厚的彙報。
“哦?”洪承疇聞言一愣,不由慎重道,“史老先生,不知你心中有幾分把握?”
“李帥取溫縣,我有十成把握;拓總兵取碗子城,我有八成把握!”史文煥斬釘截鐵道。
“這麼高?”眾人聞言一愣, 不由訝然。
“差不多,舜王名聲在澤州、潞安府和懷慶府極好, 應當沒有問題。”趙魚頭見洪承疇還有幾分猶豫,不由強調道。
“好,既然有二位做保, 那我可就要下令‘包餃子’了!”洪承疇不由笑道。
“這……”史文煥哪裡想得還有這種變化,倒有幾分遲疑。
反倒他兩個兒子史應選、史應聘剛剛投靠義軍,雖然尚有開門之功, 猶嫌不足。
這二人不由接話道:“將軍只管下令,若李帥和拓總兵二位進展不順,我們兄弟倆情願再走一遭,說得這兩處倒戈來降!”
“好,既然你們都有如此信心,那我就吃了一顆‘定心丸’。這一次,我倒要看看那兵部尚書楊嗣昌往哪裡逃!”洪承疇見這二人如此打包票,不由哈哈大笑道。
話說隨著洪承疇軍令一下,頓時有人快馬加鞭前往溫縣渡口,通知在那裡等待已久的船伕。
那船伕得了軍令,立刻劃船渡過滾滾黃河, 通知停留在汜水境內伊洛河和黃河交口的水師。
“提督,洪將軍下令封河!”早有船伕得了命令,連忙通知等待已久的黃守才。
原來跟隨張三百在丹水運輸糧食的“河神”黃守才也被張順調回到了偃師,任命為水師提督,帶領由黃河上的漁夫、船伕組成的水師參加這場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戰。
“好!”面目依舊黝黑的黃守才得了命令, 不由連忙下令道。
“著各渡口船伕撤回南岸, 等待義軍將士渡河。等到義軍調動完畢以外,沒有命令,所有人一律不須載人渡河!”
“另外,讓各處漁夫打魚'之時,用心警戒,若是發現官兵動向,趕快彙報於我,不得有誤。”
“凡發現官兵動向者,一旦核實便賞銀十兩。若有虛報、謊報,誤了軍情,休怪本提督不留情面!”
黃守才這邊領了軍令,如果行動不提,那邊送信的船伕馬不停蹄,依舊順流直下,直驅鄭州以北的滎澤縣。
“洪將軍軍令,命令右帥按照計劃渡河!”船伕靠了岸邊,連忙高喊道。
“好的,曉得了!”那船伕話音剛落,有一人在眾人簇擁下,不由上前應道。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名義上歸右帥曹變蛟管轄,卻一直沒有露面的高一功。
原來曹變蛟等人在和督師楊嗣昌、漕運總督朱大典和河南巡撫吳甡等人鏖戰許久,一直沒有派遣他上場,卻是命他偷偷的佔據了不甚重要的縣城滎澤縣。
這滎澤縣正在滎陽以北,黃河南岸,和黃河南岸的鄭州相鄰,和黃河北岸的原武縣相鄰。
一般來說,從鄭州附近北上渡河,需要走鄭州以北的花園口渡口。
但是如果走條件相對簡陋的滎澤黃河渡口,也並無不可。
可憐楊嗣昌剛剛到河南任職,只知附近有花園口可渡,還命河南巡撫吳甡派人守護監視。
可他哪裡想得到原本只有破船三五隻的滎澤縣渡口處,早已經渡船雲集,正要載義軍大軍渡河,斷了他的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