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動員二十萬人的準備工作,其中繁瑣複雜遠遠超過張順的想象。

由於技術條件限制,古代社會的戰爭組織嚴重依賴將領個人能力和基層官吏和武官的素質。

而對義軍來說,經過馬英娘軍校的培訓,武官的基本戰術素養還不錯。

但是基層官吏這塊幾乎全盤接收大明的人員和架構,實在是令人頭疼的厲害。

什麼貪汙受賄、耀武揚威、損公肥私、拖延怠慢,等等五毒俱全、不一而足。

但是面對這些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張順又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清理,便只好依託義軍武力威懾,進行精細化管理。

所謂“精細化”管理,自然包括很多繁瑣的細節,耗費心神。

比如粟一石,去殼以後僅得六鬥小米。

再比如一石小米從西安草灘口裝船,運到三河口轉運站以後。

可能因為水汽蒸發,實際不足一石。

當然也可能因為下雨林氏或者船伕故意灑水增加重量,然後盜取餉米。

這一樁樁一件件,忙的義軍上下頭都大了。

這一日,張順正在存心殿批覆文書,突然聽到“砰”的一聲響起,打斷了自己的思緒。

張順皺了皺眉頭,又繼續批覆下去。

結果,不多時,又“砰”的一聲響起。

“悟空,外面什麼聲音?”張順只覺得心煩意亂,不由惱道, “哪來的炮仗聲?”

“呃......是兩位小公子在後院裡施放炮仗。”悟空聞言躍躍欲試道, “要不俺老孫前去看看?”

“算了,你要去了,恐怕這兩個熊孩子就要變成三個了!”張順哪裡不知曉悟空的心思,苦笑著搖了搖頭, 放下手裡的筆道。

“算了, 還是我去走一遭,收拾他們一頓妥當!”

張順所謂的“熊孩子”不是別人, 正是自己的養子張化吉和嫡子張平安兩個。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

一轉眼, 當年的兩個小娃娃,一個已經兩歲半, 另一個也快兩歲了。

別看這兩個小傢伙年紀不大, 卻十分頑劣,經常一個不注意,就給你惹出來一通事兒出來。

張順走出了存心殿,向後穿過了前門, 進入到後院。

後院並不大, 裡面只有幾處寢宮, 分別安置著張順的婆娘。

張順兜兜轉轉, 不多時便望見那兩個小傢伙蹲在那裡。

一個一隻手拿著一根線香, 另一隻手捂著耳朵, 試圖點燃面前的一個炮仗, 一個正站在旁邊望風。

“幹什麼呢?”張順不由上前呵斥道。

“啊啊啊~”兩個小傢伙一見張順過來, 連忙丟了手中的線香, 舞動著小手跑了起來。

他們一邊跑,一邊笑, 還時不時回頭檢視著張順的動向。

“哎呦,哎呦, 你倆別摔了!”眼瞅著兩個小傢伙如此歡樂,本來還一肚子火氣的張順不由嚇了一跳道。

“怎麼了, 怎麼了?”那李三娘正在附近忙活,聽見了孩子叫喚忙跑了過來。

一看是張順, 李三娘就要上前打個招呼。

結果兩個小傢伙一看來了“救星”, 頓時“孃親、孃親”的叫著撲了過去。

“哎!”李三娘無奈,連忙蹲下去,一手一個接了一個,然後像拎小貓似的把兩人拎了起來。

“哎。你別勒著孩子了!”張順見狀嚇了一跳。

“我都養兩年了, 勒著勒不著,我還不知道?”李三娘聞言沒好氣道。

話音剛落, 李三娘發覺自己口氣有點生硬, 不由又改口道:“怎麼了?你今兒個怎麼有空來我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