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李自成,見過舜王殿下!”眼見張順正在存心殿寫寫畫畫,剛剛被侍書引進來的李自成連忙上前拜道。

“哦?我的驃騎將軍來了!”張順不由笑道。

李自成字棗兒,小字黃來兒,喊起來如何呼喊小兒一般,讓張順實在張不開口,只好順勢開了玩笑,亦是親近。

“舜......舜王實在是待臣過厚,讓臣汗顏無地!”李自成不由躬身紅臉道。

本來他還想保持幾分骨氣,奈何舜王實在是太大方了,由不得他不塌下腰桿,放軟了身段。

這張順實在是好手筆,上來晉封了一個地位猶在四徵四鎮之上的驃騎將軍,讓李自成很難不相信他會踐行王爵的承諾。

“哎,你應得的!”張順抬手示意了一下道,“你坐!”

“臣,不敢!”李自成嚇了一跳,連忙擺手道。

“什麼敢不敢?都是自家兄弟,有沒有外人,客氣什麼?”張順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道。

“那......那還請舜王恕罪則個!”李自成囁嚅了一番,這才斜欠著坐下下來。

“這一次招你前來,想必你也猜出來了個七七八八!”張順這才正色道。

“原本本王計劃在陝西經營些時日,待根據穩固以後再行伐明。”

“只是如今看來,大明自作孽不可活,本王擔心他們撐不住後金的一波進攻, 不得不早做打算。”

“那......那舜王是打算開春發兵嗎?”李自成沉吟了一下, 不由猜測道。

“沒那麼早!”張順搖了搖頭道,“初春遼澤冰封,利於後金往來,吾不為也。”

原來明末時期, 下遼河平原一片沼澤, 橫亙在瀋陽、遼陽和廣寧衛之間。

後金若想和蒙古聯絡,不得不繞道遼澤以南的沿海地區, 然後走廣寧聯絡。

如果等春天開化以後, 遼澤一片汪洋,正好不利於後金用兵。

“那……那舜王的意思是?”李自成不由試探著問道。

“這兩年年景不好, 秋苗多枯, 是以春天需要補中。待到農忙過後,方是用兵之時!”張順笑道。

“大概時間,也就在三月左右吧!”

張順算的如此精細,不過卻是拋媚眼給瞎子看了。

這時代的李自成還沒有自個主政一方過, 對用兵的天時瞭解不深, 未能明白其中深意。

他不由又問道:“不知舜王打算如何征伐?”

“我意兵分三路, 我自率主力走平陽、汾陽, 克太原。”

“而你則率領北路人馬五萬人, 渡黃河, 走保德, 破偏頭、寧武、雁門然後與我合攻大同、宣府, 進取大明京師!”

“五萬人?”李自成聞言嚇了一跳, 連忙表態道。

“兩三萬人足矣,如何需要這許多人馬?”

他當然知道自己在義軍中的聲望僅次於張順, 也正因為如此,他不得不韜光養晦, 以免遭受猜忌。

“兩三萬足矣?”張順聞言一愣反問道。

“難道驃騎將軍只需兩三萬人馬便能克三關,震懾邊牆以北韃子諸部嗎?”

“呃……實不能也!”李自成聽張順這麼一說, 這才明白他這北路軍究竟怎麼回事。

原來這北路君走的路線基本上就是大明邊牆,所以需要攻克的城池雖少, 卻都是偏頭關、寧武關、雁門關這樣的邊關重鎮。

除了攻堅克難以外同時還帶有監視、震懾蒙古諸部, 保護張順所率主力側翼安全的作用。

“那……那舜王打算帶領多少人馬?”李自成猶豫了一下,不由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