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破甲箭無論是速度還是動能都無法和火銃相比,卻同樣能破開質量較差的鐵甲就是這個道理。

對火銃來說,鉛彈的形狀是無法改變了,但是材質還可以說道說道。

“你們說,如何把鉛彈換成鐵彈,破甲效果會不會好一些?”張順不由提議道。

“一般都是炮用鐵彈,銃卻不行!”魏從義搖了搖頭道。

“一則鐵彈太輕,二則鐵彈傷銃,三則鐵彈難以造的如此滾圓。”

所謂“鐵彈太輕”,張順很容易理解。

鉛的密度比鐵的密度大,以這時代常用三錢鉛彈為例,若是換成鐵彈,便只有兩鉛,確實有點輕了。

不過如今這一兩鉛彈換成七錢鐵彈,影響還會有那麼大嗎?

至於鐵彈傷銃云云,其實就是鑄鐵彈硬度較高,容易磨損銃管內膛罷了。

張順又不打算全部換成鉛彈,其實這倒算不得什麼。

只是鐵彈難以造圓之事,卻是需要試驗一番。

原來鉛彈熔點較低,故而一般製作鉛彈的方法是融化鉛塊以後,用漏勺滴落鉛液,讓其在失重的情況下自個形成滾圓的鉛球。

若是大鉛彈則可以採用模具直接澆築,隨後去除毛邊就成。

雖然不如前者滾圓,勝在鉛質柔軟,在銃膛內影響也不大。

“這樣吧。”張順不由建議道,“可以特意製作一些鐵彈,專門破甲之用。”

“只是鐵彈重量不如鉛彈可以加裝火藥,以增強威力。”

“那……那這樣就容易炸膛了!”鐵匠在旁邊不由連忙提醒道。

“炸膛?”張順聞言一愣,突然想起來當初造炮之事,不由笑道。

“這銃管卻是太厚了,稍微打薄一些,只需在藥室多裹一層鐵片便是!”

先前在鑄造火炮的時候,張順就發現火器發射時,受到衝擊力最大的就是藥室部位。

和這個時代人想象的完全不一樣,這個衝擊力是銃管其他部位的許多倍能。

故而,只需要加強藥室,減輕銃管就能取得降低銃炮整體重量的效果。

“這……這能行嗎?”鐵匠不由吃驚的問道。

“你就如法打造就是,出了問題算我的!”張順不由笑道。

那鐵匠見“秦王”金口玉言,只好無奈去了。

張順這才抓起步銃,扔給魏從義道:“來幫我試一試這個,勁兒太大,我有點受不住!”

其實按照動能公式,後坐力只和火銃的裝藥、彈丸重量有關。

這步銃雖然又長了一尺九寸,其實後坐力並無變化。

魏從義哪裡知曉這許多?聞聲便老老實實試射了一番。

果然這根多長了一尺八寸的銃管沒有白費了鐵匠許多功夫,不但提高了彈丸的初速,還提高了射擊精度。

魏從義竟然能夠在射擊七十步靶子的時候,擊穿了上面的甲片。

“好,好,真是好銃!”完全不顧其沉重的重量和巨大的後坐力,魏從義不由愛不釋手道,“真神器也!”

“這才哪到哪啊?”張順聞言笑道,“其實這短銃還不明顯,長銃重心卻是有點靠前了。”

“等鐵匠依照我說的法子改造以後,那才是真正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