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順想到這裡,又有一個新的想法。

若是能夠設計一個一款雙型的重型破甲火銃,將會極大的改善義軍面臨重甲對手的局面。

“舜王殿下,你看我這手如何?”魏從義早趕了過來,舉著手中鳥銃,頗有幾分自豪道。

“很不錯!”張順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你這是準備以鳥銃代弓,不過射速要慢了點。”

“何止慢了一點?”魏從義聞言苦笑道,“鳥銃裝填一發,弓箭都能射出四五箭。”

“不過,鳥銃勝在一則能夠擊遠,二則能夠破甲罷了。”

“一般多遠可以命中?破甲效果如何?”張順不由追問道。

“若是使用魯密銃,依照正常水準,六七十步可以中人,二三十步可以破甲。”魏從義聞言道。

“不過若是遇到精甲,十步之外,恐怕亦難射穿!”

什麼叫精甲?

杜弘域麾下那三百重甲家丁的鐵甲就是精甲。

一則甲片厚度要厚於普通甲片,二則甲片經過冷鍛以後,無論硬度和韌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像這樣鎧甲,刀劍不傷,弓矢不入,哪怕四錢的魯密銃也很難一下擊穿。

如果外面再罩一件打溼了的棉甲或者披上滾被,那真是近乎無敵的存在。

既然已經來到校場了,張順豈有空手而歸的道理?

他想了想不由對魏從義道:“你在馬上使用鳥銃感覺如何,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沒有?”

“沒有啊,很好!”魏從義聞言不由撓著頭,一臉奇怪的問道。

得了,我看你就不知道什麼叫做人機工程學和人體力學!

張順前世好歹算是半個軍事愛好者,在網上一度和人關於無託、無託的優劣,爭了個面紅耳赤。

不過也就在這種閒扯互噴的過程中,他隨便學到了一個輕兵器射擊需要符合人機工程學和人體力學的專業知識。

什麼叫“人機工程學”、“人體力學”,其實張順也似懂非懂。

不過好歹他是建築行業出身,好歹有個現成的參照物件。

比如建築物設計的時候,門有多高、走廊有多寬、步梯臺階有多高,這些基本資料的基礎全是按照人體尺寸、構造進行設計。

所以張順想當然認為火銃的設計也應當如此。

有了設計理念,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問題隨即便在張順腦子裡崩了出來。

比如火銃多重、多長便於攜帶、重心在什麼位置便於射擊、火銃的後坐力多大在士卒承受範圍之內。

槍托什麼結構便於士卒使用,火銃全長多少便於肉搏、列陣、火繩如何點火不由閃耀士卒的眼睛,等等不一而足。

想做就做,張順不由扭頭像陳長梃問道:“城內有木匠、鐵匠不,給我尋來幾個,我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