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坍塌和瓦斯?張順雖然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不成?

只是他畢竟不是這專業出身,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何謂‘刨根’,何謂‘落垛’?”張順不由請教道。

“進入礦井以後,若是全靠人力挖掘,多費力氣,所以一般都從根部掘煤,謂之‘刨根’!”其中一個年齡稍大的工人不由向張順解釋道。

“等到刨完以後,用‘捅槍’將上面的煤捅落下來,謂之‘落垛’。”

“正常情況下,一切無事。只是在刨根的時候,萬一煤層坍塌,那人就要被砸死或者活埋了。”

眾人正說著話,突然一陣鈴鐺聲響起。

原本坐在地上歇息的眾人連忙紛紛起身,一側站了三個人,在那個年齡較大的口號下,開始吱吱呀呀的轉動起模軲轆來。

隨著軲轆上的繩索捲了一道又一道,不多時井下的物件被眾人吊了上來。

張順伸頭一看,原來是一個荊條編制的大筐,筐內裝了慢慢一筐煤炭。

眾人合力把那一筐煤炭抬在一邊,看了看上面的記號,喊道:“三號筐一筐,今天第三筐。”

隨後,眾人又取出了一個筐子系在繩上,對著井下喊了兩嗓子,然後便拋了下去。

如此反覆,一直取了慢慢十筐煤炭,這才幹休。

於是,剛才推軲轆之人便各自尋了一個煤筐,兀自挑揀起來。

“老師傅,您這有什麼門道?”張順也不長眼色,不由同樣蹲過去向那歲數大的問道。

“沒啥門道,就是挑揀一番。”那老師傅手中活計不停,口中解釋道:“這煤炭分為明煤、碎煤和末煤。”

“明煤最貴,專供富貴之家。碎煤又稱飯炭,專門用來做飯之用。末煤又稱自來風,需要用黃泥活之,調成餅狀,售賣。”

“老師傅,看你懂得挺多啊!”張順聞言不由笑道,“不知你是這工頭,還是礦主?”

“工頭也是我,礦主也是我!”那老師傅聞言不由笑道,“家裡沒了田地,剛巧祖宗積德,院子裡打井挖出來這麼個玩意兒。”

“每日能產多少,賣價幾何,方便說嗎?”張順聞言不由又低聲問道,“老師傅莫惱,你告訴我這麼多,回頭我還有一樁好事兒回報與你!”

“哪個要你回報?”那老師傅聞言搖了搖頭,低聲應道:“我這十六個工,礦工每日給銀四分,小工每日給銀三分,日計耗銀五錢八分。”

“每個礦工日挖煤六七筐,每日計挖煤六七千斤。”

“煤炭每百斤賣價一錢三分至一錢五分不等,計賣銀九錢左右,每日差不多有三四錢利!”

“咦,你這價格便宜啊!”張順不由驚奇道,“木炭一擔尚需三五錢銀子,一擔木柴則需六分到一錢左右。”

“雖然那木柴便宜一些,但是卻不如你這煤炭耐燒......”

“沒想到你倒是個懂行的!”那老師傅聞言,不由捻了捻手指道,“我可是把家底兒都透給你了,不知那好處......”

“哈哈,你這人可沒給我說實話!”張順嘿嘿一笑道,“你往裡面摻的黃土可沒給我算進去。”

“不過算啦,我設計了一款煤爐和打煤球機,便於燒煤,晝夜不熄。”

“今日來的匆忙,不曾攜帶。我且畫圖與你,老師傅可以自行尋鐵匠打造。”

“這......這算什麼好處?”不多時,張順畫完了煤爐和打煤球機,遞與那老師傅,他不由喃喃自語道。

“這不叫好處?”張順笑道,“一則這煤球皆是碎煤、末煤製成,二則此爐日夜不熄,煤球豈不是大銷?”

那老師傅這才反應過來,若是依照張順的方法,不但可以光明正大的摻土,而且可以煤炭大賣,不由連忙站起來彎腰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