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塞上名門榆林第一將門”王氏的底氣,除了在朝廷任職的一干人等以外,依舊能夠挑選出良才,力壓其他將門。

“罷了,罷了,誰讓咱們子孫不如人呢?”發出如此感慨的乃是姜氏族長。

那姜氏在諸將門之中發跡最早,始於弘治年間的名將姜漢,其後五代八總兵,更甚於榆林王氏。

直到姜氏最後一任總兵姜弼在渾河血戰的時候身負重傷,姜氏無人,只好將那“榆林第一將門”的名頭讓給了王氏。

“我姜氏就派姜耀祖吧!”嘆息了半晌,姜氏族長不由嘆息道。

姜耀祖、姜耀祖,可見姜氏對光宗耀祖,恢復門楣之心何其急切!

“好吧,就這麼定了!”張順不由拍板道。

“既然諸位有心,本王定然投桃報李。原參將王定加總兵銜,其餘蕭偲、張虎、杜文域一干人等各加參將銜,新建一營,謂之榆林營,不知如何?”

那諸將門本就如此打算,哪裡有什麼話說?

雖然他們對榆林王氏又一次拿到了“大頭”,獲得了榆林營的指揮權有幾分不滿。

奈何如今人家名聲最盛,又和舜王聯姻,哪個能比得上他?

那王世國、王世欽二人老奸巨猾,又頗有聲望,自然知道怎麼做才能獲得最大的好處。

“花花轎子人人抬,今日謝過各位給老夫一個面子!”王世國當場表態道,“日後大家同心協力,共同輔助舜王,日後少不了咱們的好處!”

其實這話表面上聽起來是客套話,實際上許諾分潤給其他將門一些好處。

畢竟單憑榆林王氏,即便家大業大,又如何在張順面前說上話?

但是王氏若是成為榆林將門話事人,這身份地位就截然不同。

當然,要做這話事人王氏固然有一定優勢,若是諸將門不認,也並非王氏不開。

所以王氏需要一方面緊緊抱住張順的大腿,顯示王氏與其他將門的與眾不同,另一方面也要替榆林將門說話,私下裡分潤些好處與他們,這樣眾人才心服口服。

其他人見王世國都如此說話了,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頓時心裡也舒坦了許多。

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罷了。

諸將門如今固然有巨大的影響力,榆林鎮新冒尖的將領也未必遜於他們。

比如寧夏副總兵官撫民父親是官秉忠,父子兩代總兵,若是家族再出一兩員大將,豈不是又是一個冉冉升起的將門?

更不要說左光先這樣的狠人,要不是兒子左勷實在不爭氣,已經算得上一戶名副其實的將門。

所以趁著榆林七門尚未衰落之際,利用自己巨大的影響力,團結在一起抱上張順的大腿,以期再延續數代富貴,才是最符合他們榆林將門利益的選擇。

那張順如何不知道他們的心思?不過他也樂見其成。

諸將門富貴以後,早失了他們當初起家時的銳氣,哪裡比得上曹文詔、左光先、趙光遠、俞沖霄這類從底層起家將領的血性?

但是諸將門的名聲和影響力著實不錯,有了他們的擁護,就能如同定海神針一般穩定了三邊四鎮將士之心。

而三邊四鎮穩固了,自己才能抽出手來整頓陝西軍政,以便借之爭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