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桀驁不馴(第2/2頁)
章節報錯
“故而,我意在龍駒寨設立關卡徵收厘金,再截留商州一州四縣賦稅,留作軍用。”
“度明年擴充人馬萬餘,便可走豐陽關下上津、鄖西,然後直取鄖陽、均州,以據其上游。”
“然後再伐木造船,順流而下,與鎮南將軍蕭擒虎一起合力攻破襄陽,全據湖廣,還請舜王明鑑!”
這妮瑪,張順才想到關雲長,你這張三百就要上杆子當張雲長不成?
要打湖廣我自己不會打嗎,還用你教我?
鎮南將軍,鎮南將軍,我這話說的還不夠直白嗎?
湖廣最重要的三個支點,分別是襄陽、武昌和荊州。
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
什麼意思呢?
從南北對峙的角度來講,湖廣最重要的地點是襄陽。
襄陽不僅位於南陽盆地南端,更位於湖廣腹地的北端。
如果襄陽有失,北方大軍不但可以殺入湖廣腹地,而且可以藉助漢水造船建立水師,削弱南方獨有的水面優勢。
故而襄陽為天下之腰臂,中原得之以並東南,東南得之可以圖西北。
南方政權北伐常常從襄陽出發,而北方政權南征統一全國也常常以襄陽為重要的軍事樞紐。
而在明代更兼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名,對於缺糧嚴重的義軍來說更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然而,襄陽的問題和漢中的問題一樣。
重要不重要?重要!
義軍知道重要,難道大明就不知道重要嗎?
所以只要義軍敢伸手,大明肯定也要死戰到底。
到時候別說張三百所謂的“萬餘人”,恐怕沒有三五萬人根本沒法沒法奪取襄陽。
即便奪取了襄陽,還要面臨大明從湖廣、江西、南直隸甚至兩廣等地調來的精銳,與義軍拼個你死我活。
這特麼不是另外開闢了一條戰線了嗎?
你特麼屬於昭和參謀吧?運糧水道受影響要拿下鄖陽和襄陽,拿下鄖陽和襄陽以後,受到威脅需要全據湖廣。
拿下湖廣又擔心川、貴、江西和兩廣,是不是還準備再拿下這四省之地?
想法很多,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張順不由皺了皺眉頭,對馬英娘道:“我說你寫,給你那哥哥回一封軍令!”
“第一,不能如例請示,擅自妄為,處以杖責三十之刑,以儆效尤。到時候當著使者的面,給我扒了褲子狠狠打!”
“第二,將龍駒寨所立稅所交接給商州知州郝傑管理,軍隊不得擅自插手。其中用度、糧餉一併正常撥付,不得自取。”
“第三,准許‘爭世王’藺養成擴建一營人馬,張三百麾下自補五百缺額。這六千人馬皆由張三百一併排程,駐守各關卡。”
“第四,嚴令不許他擅動兵戈、再起戰端!”
“明據襄陽,我據南陽;明據鄖陽,我據商州,本是本王定策,不得擅自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