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以牙還牙(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容易把漢中樊一蘅的引發的混亂壓了下去,張順不由皺眉道:“來而不往非禮也,咱能不能搞他一下子?”
張順可沒有吃了虧就忍的習慣,一個小小的兵備道就敢搞事兒,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怎麼搞?”洪承疇聞言不由皺眉道,“這廝之所以敢挑釁咱們,就是覺得咱們陝西局勢不穩,他又有秦嶺之險,吃定了咱們一時半會兒奈何不了他。”
張順讓王奇瑛拿出地圖來,細細的檢視了半晌,不由冷笑道:“他一個關南兵備副使,如何管得了北面、東面卻管不了西面。”
“你說我們若是從鞏昌和秦州出兵如何?”
原來從鞏昌府城外南走漳縣、岷州軍民指揮使司,經兩河口寨可以到達漢中府以西的階州。
而秦州即是三國時期的天水,義軍如果逆祁山道,走禮縣可以繞道徽州。
祁山道至此正好與陳倉道合二為一,由此往西正合取漢中之地。
“舜王欲取四川否?”洪承疇聞言一愣,不由反問道。
“心有餘而力不足!”張順聞言不由搖了搖頭道。
“既然如此,那舜王又何必大動干戈?”洪承疇不由笑著指著地圖道。
“依照舜王之策,無論是要走鞏昌府還是走秦州入漢中,必取階州。”
“而階州下轄一縣喚作文縣,即古之陰平也。文縣以南正是四川龍安府,那龍安府城正在涪水水畔,沿涪水而下正到江油。”
若之說陰平張順還沒有反應過來,但是說到江油,他立馬反應了過來:“鄧艾?”
“對,正是當初魏將鄧艾繞道陰平偷襲成都的路線!”洪承疇不由點頭笑道。
“直娘賊!”張順不由罵了一句。
軍事問題也是政治問題,終究是要講究邊界的。
以如今義軍的力量拿下漢中易,拿下四川難。
更不要說還有一個剛剛因為平定“奢安之亂”而被加封左柱國、總督雲南、貴州、四川、湖廣、廣西軍務兼貴州巡撫的朱燮元,張順更不想惹他。
“就這麼算了?”張順不由惱怒道。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洪承疇不由提醒道。
張順沒有搭理他,自個踱著腳步來回走了兩趟,突然眼睛一亮道:“有了,他樊一蘅不是閒嗎?我找點事兒給他做!”
“嗯?此話怎講?”洪承疇不由奇怪道。
“黃龍那廝上次坑了老子一把,我沒找他算賬就算不錯了!”張順聞言不由冷笑道,“這些日子按察使”汪喬年和巡按錢守廉沒少參他們,禍患地方,平涼百姓怨聲載道。
“既然如此,他們哪來的就給我滾回哪去,省的老子犯惡心!”
原來當初張順調動黃龍所率領搖黃十三家切斷梁廷棟固原和陝西之間的糧道,這夥人就從川北北上,藉機佔據了平涼府城。
然而這些人明面上是聽從了張順的命令,其實卻是為了躲避石柱土司馬祥麟率領兩萬精兵北上的鋒芒。
不但如此,他們還不曾向張順通傳訊息,害得義軍在和官兵決戰的關鍵時刻,差點被梁廷棟翻盤。
不過,後來義軍擊敗梁廷棟佔據西安以後,陝西巡撫甘學闊等人敗退固原,也遭到他們的襲擊。
而張順為了追擊左光先,率領主力離開西安,他們又有多次阻擋陝西巡撫甘學闊等人試圖收復西安之功,勉強算得上有功有過。
只是當時大明在整個陝西的軍事力量崩潰,張順忙著接受陝西之地,也沒空搭理他們。
如今正好陝西之事已了,而他們又作賊作慣了,哪怕張順三令五申,都無法很好的約束他們。
正好有了如此理由,何不再趕他們去山溝裡吃土去?
“這......”洪承疇沉吟了一下,不由贊同道,“這倒也是個辦法!”
於是,洪承疇連忙為張順草擬軍令,招那黃龍等人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