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鐘錶那些事兒(第1/2頁)
章節報錯
“了一道長,你看這懷錶,還能裝一起嗎?”張順一臉賠笑道。
“紐倫堡的蛋?”王徵不由驚訝道,“秦王,你從哪裡來的這件奇物?”
“先生果然識得,那你能幫忙重新組裝一下嗎?”張順怎麼說,難道還說自己是從丫頭手裡借來的,結果被自己玩壞了?
“我試試吧!”王徵聞言點了點頭道,“我先前在金四表那裡見過這個物件,不過卻不大熟。”
“金四表?”張順一愣,不由心道:一塊懷錶就價值近百兩,四塊金錶那得價值多少?
“哦,這金四表原名金尼閣,字四表,系遠西傳教士。”王徵聞言不由面露崇敬之色道,“其人學識淵博,曾攜遠西經典七千餘部,其間天文立法、機械器物、哲學文藝、天主經典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啊?”張順聞言不由面露喜色,連忙追問道,“其人何在?可否邀來一見?”
七千部歐洲典籍?這可真是個寶藏啊!頓時張順直流口水。
王徵聞言不由神色黯然,沉默半響這才嘆息道:“惜乎於崇禎元年已病逝於杭州矣!”
“哦,那真是人世間的重大損失啊!”張順也不由黯然道。
“不過其人雖逝,精神不死,不知可有人繼承他的遺願,完成他未完成的事業?”
“事業?”王徵不由搖了搖頭,神情沮喪道,“先前他曾聯絡我、艾思及、徐閣老、楊淇園、李涼庵、李長德等能人異士將其盡數翻譯為漢語。”
“奈何天不假年,無疾而終。如今徐閣老、楊淇園、李涼庵先後拜見吾主,而吾又垂垂老矣,孰人可繼其志哉!”
艾思及便是傳教士艾儒略,徐閣老正是崇禎朝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徐光啟;而楊淇園便是楊廷筠,號淇園;李涼庵便是李之藻,號涼庵居士,而李長德便是主持編寫《崇禎曆法》的李天經。
特別是先後逝世的徐光啟、楊廷筠和李之藻便是當時中國天主教響噹噹的“三大柱石”,結果先後離世,不僅是當時天主教傳教事業的重大挫折,同時中國“西學東漸”也遭受到了重大打擊。
如今王徵自己也六十有五,筋骨漸衰,只能徒呼奈何!
張順聞言不由一愣,不得不嘆息“天意如此”,若是這近七千部書籍全部翻譯成中文,讓世人勤加學習,那將會創造出多少輝煌的成果出來?
“不知這些典籍何在?”他本來還以為將來自己一統以後,還得派人“西天取經”,卻不曾想這“經書”早已經有人攜帶而來正等有緣人取之。
“泰半在北京天主教堂,餘則分散在揚州、杭州、上海等教堂之內!”王徵聞言不由應道。
“只是其內容皆系用泰西文書寫而成,我中國人難以辯識,只能望洋興嘆!”
其實張順還不知道金尼閣這七千餘部經典都是他遊歷義大利、法國、德國、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精挑細選的精裝圖書,內容幾乎涉及到歐洲科技、文化、哲學、藝術等方法方方面面的最新成果。
甚至其中還包括基督教禁書哥白尼的《天體執行論》和天文學家開普勒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定要提前打進京師去,那裡除了皇帝的老婆以外,還有七千部遠西典籍等待著自己,張順暗暗下定決心道。
“好了,秦王殿下,你這個‘紐倫堡的蛋’已經重新裝好了!”那王徵便聊便組裝,居然不多會兒把這塊懷錶完全組裝了起來。
他上了上發條,那個精巧小玩意兒的指標又幾乎肉眼難見的轉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