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順將宋獻策、趙光遠二人偷偷送入城中,這幾日不免心中忐忑。

雖然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不過世上不守規矩的人多矣。

這時代“愚忠”最喜歡斬殺來使,斷絕城中念想,以示不降之意。

而聽幕僚長洪承疇說,那延綏巡撫張伯鯨雖然頗有才幹,奈何正是“愚忠”之人。

雖然說如今的宋獻策在張順陣營中的地位類似吉祥物的存在,而趙光遠的個人能力比起其他將領來也中規中矩。

但是若是兩人一個對張順有走向“造反”這個前途光明的事業有重大影響,一個還掌握著一營人馬。

若是哪一個白白送了性命,張順心裡也不能接受。

所以,當初宋獻策和趙光遠入城以後,張順最大的害怕的事情就是出現:

不多時榆林城上一陣鼓譟,隨即從城頭上扔下來兩具屍體......

幸好,如今兩人入城了兩日,城內尚未有任何動靜。

沒訊息,就是好訊息,恐怕這對張順來說是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

“洪先生你覺得這事兒能成嗎?”張順強忍著心中的焦慮,不由問道。

“秦王明知故問,又何必多此一舉?”洪承疇聞言不由搖了搖頭道。

開什麼玩笑?有名將精兵防守的堅城,若是能讓宋獻策和趙光遠兩個人空口白牙給說降了,那延綏巡撫張伯鯨乾脆拿塊豆腐撞死了拉倒!

“好吧!”張順嘆了口氣道,“我真是信宋先生的邪了,這一次就不該放他們入城!”

“秦王勿擾,他們兩人情願自尋死路,又與秦王何涉也?”洪承疇聽了不以為然。

反正這兩人都沒什麼本事,死了就死了,值得什麼?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實在是心中不安吶!”張順嘆了口氣道。

“爹爹,爹爹!”張順和洪承疇正說著話,突然高桂英跑進來道,“城裡傳信了,讓你今天申時帶領人馬入城受降!”

“舜王......萬萬不可!”那洪承疇聞言大驚,不由失聲道,“此乃張伯鯨之計也,殆非宋獻策所為!”

“真成了?”張順也有幾分不敢相信,又重新確認道。

“成了!”高桂英認真點了點頭,“我和‘妹妹’親自確認了,和約定絲毫不差!”

“舜王,這可不行,太危險了!”那洪承疇一時間急得連對張順稱呼都變成了舊稱。

“桂英,你以為此事如何?”張順沉吟了一下,反過來向高桂英問詢道。

“我......我也不知道,要不......不去了?”高桂英哪裡做得了主?

“這樣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張順搖了搖頭道,“若是宋獻策和趙光遠果然成事,卻因為本王不能按時到場,壞了大事,豈不大謬?”

“去還是要去,不過要先派遣一員猛將作為先鋒,以防有詐,不知洪先生以為如何?”

“如此也好!”反正只要不損害自己的利益,洪承疇倒沒有什麼意見。

經過反覆商議以後,最終李自成主動請纓,願意擔任這先鋒之職。

等到下午申時,果然榆林城東門城門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