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虧本的陝西(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敢問陝西錢糧如何?”當得知陝西處於如此困難的形勢,張順便連忙使人招過來洪承疇、丁啟睿、鄭崇儉以及自己的老丈人王世欽等人。
那洪承疇曾擔任過三邊總督,對此倒如數家珍。
於是他便連忙介紹道:“陝西布政使司實際糧額一百九十八萬八千石,其中西安府八十六萬五千石,延安府四十二萬石。”
“除卻漢中府三萬石,臨洮府四萬四千石以外,其餘諸府皆十餘萬石不等。”
“等等!”張順剛聽到這裡,不由扭頭向呂維祺問道,“你剛才不是說陝西額糧不過百萬石嗎?怎生這就翻了一番?”
“舜王容稟!”呂維祺聞言不由連忙解釋道,“這一百九十八萬八千石乃是本色。”
“其中又有百萬石折色為銀、草料、布匹等一干物資,故而實際徵糧不過百萬石。”
原來當初老朱起兵之初和現在的張順一般無二,一切皆以吃得飽為準,所以賦稅以糧為本。
只是隨著後來形勢逐漸穩定,銀兩、布匹、草料等生活物資大增,便將部分糧賦折算成其他物資進行徵收。
“咱們不要折色,只徵糧草!”張順聞言哪裡還不明白怎麼回事,不由大手一揮道。
“徐全手下有五千丁壯,稍做訓練即可作士卒使用。正好如今大軍已回,一發調撥與你,協助徵糧!”
開玩笑,吃都吃不飽了,還管什麼布匹、銀兩?
西安府居然有八十六萬五千石可以徵收,幾乎佔陝西糧賦半數,這張順哪裡還忍得住?
“徵不得,徵不得!”結果張順話音剛落,鄭崇儉不由勸阻道,“雖然定額原本如此,但是至少近十年從未徵全過。”
“若是秦王果然按次數徵收,定然會激起民變!”
“這是為何?”張順倒也不惱,只是奇怪的問道。
長吏鄭崇儉苦笑著拿出魚鱗冊,對張順笑道:“這玩意兒從大明國初抄到現在,還愈抄愈少,早已經名不符實矣!”
“及張閣老清點以後,形勢稍好,可距今又四五十年,豈有不變之理也?”
這就是有降官的好處了,一切資料都能給你拎的清清楚楚,一切問題都能給你剖析的明明白白。
這玩意兒不就是土地兼併嗎?
張順前世教科書早就提點了一百萬遍,他哪裡還不明白?
張順不由冷笑道:“如此甚好,正好一發清理乾淨!”
“民田姑且勿論,宜先以清理王府地畝、官田和衛所屯田起手。”
“有膽敢侵佔、詭寄者,若是如數奉還,既往不咎,姑且不論。”
“若是百般推脫,強行反抗者,以律懲之。若膽敢造反者,誅其頭領,男女發配邊鎮屯田!”
“好,臣這就領命行事!”其實那呂維祺在徵糧過程中早憋了一肚子火了。
只是當時義軍戰事正緊,他不敢妄動。
如今正好得到張順授權,豈有不吐氣揚眉之理?
“這......”洪承疇、張伯鯨、丁啟睿和鄭崇儉諸人不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反正大夥都不是西安人,任憑他殺去吧,卻是和自己等人無關。
唯有張順的老丈人王世欽眼皮跳了兩跳,又被他自己強行摁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