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原來秦王麾下和官撫民相善者頗多,說不定張順只需書信一封,就能引來官撫民帶兵來投。

張順這一次連老丈人王世欽都拒絕了,就是為了白送給自己一樁功勞。

而且為了以防萬一,還特意派遣總兵官左光先助自己一臂之力,自己又有何不滿呢?

而對左光先來說,被張順派遣擔任這種監督協助的任務,明顯是把自己當做了“自家人”,是秦王對自己的信任,頓時心裡也和張順親近了許多。

不多時,等地丁啟睿、左光先領著十餘騎去了,張順見自家老丈人王世欽還在那裡生悶氣。

他不由笑道:“老丈人又不準備出仕與我,又何苦與他人爭功來著?”

王世欽聞言一愣,這才想起來王氏族人還有不少在大明擔任參將、副總兵等職,自己卻是一時間腦子發熱忘掉了。

他不由惱羞成怒道:“我為了自家姑娘爭功,難道還不可以嗎?”

“可以,可以!”張順笑應了兩句,然後解釋道,“只是這種孤膽英雄之事,老丈人還是少參與為佳。”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傷了老丈人,我卻是百死莫恕了!”

“至於我娘子立功之事,吾自為之,老丈人勿慮也!”

“這有什麼慮不慮的......”王世欽聽了張順最後一句話,頓時有幾分莫名其妙。

只是片刻他卻突然明白了過來,不由哈哈大笑道:“好,那就好,那一切就麻煩你了!”

言畢,竟揚長而去。

“什麼麻煩你了?我爹爹為何一會兒惱一會兒笑的?”王奇瑛在旁邊聽得一頭霧水,不由奇怪的問道。

“反正都是好事,娘子只管等著便是,問那許多作甚?”張順不由哈哈一笑,神情變得奇怪了起來。

如此過了三兩天,果然那丁啟睿、左光先說得副總兵官撫民率領萬餘精銳來降。

張順遂留守左光先擔任寧夏總兵,留丁啟睿招降寧夏其餘諸城、堡等守軍,命盧象升前來寧夏擔任鎮守將軍。

而他卻自率高桂英、王奇瑛、俞沖霄、李自成、張天琳、官撫民一干人等一萬五千人,直撲固原。

這固原鎮又稱陝西鎮,其總兵官正是和張順對抗許久,最終不得不投靠義軍的左光先。

如今左光先一去,三邊總督梁廷棟又被義軍殺死,固原城中唯有不知兵的陝西巡撫甘學闊主事。

這廝日夜擔心義軍攻打固原,早派遣頗有知兵之名的陝西右參政鄭崇儉率領人馬防備平涼的黃龍的“搖黃十三家”。

哪裡料得到義軍滿世界繞了一個圈,突然從背後殺出。

甘學闊猝不及防,被張順輕鬆攻入城中。

那陝西巡撫甘學闊不甘受辱,便攜鎮守太監一干人等於府中自焚而死。

等張順命人撲滅了大火,一干人等早已經燒的面目全非,哪裡還有得救?

義軍既據固原,張順便派遣洪承疇前去招降鄭崇儉,派遣張道昌前往臨洮府招降親哥哥張全昌。

不多時,鄭崇儉、張全昌見大勢已去,先後而降。

而恰逢此時,甘肅又傳來喜訊。

甘肅巡撫湯道衡手中無兵無將,痛罵“葛麟投賊”一番以後,自剄而死。

那原甘肅巡撫張應辰便持湯道衡首級以示諸將,於是西寧衛、莊浪衛、涼州、永昌、山丹、甘州、肅州及鎮番衛先後而降。

至此,陝西三邊四鎮出來秦嶺以南的漢中等府以外,盡數歸於張順治下。

一場以大明動員二十萬精兵試圖剿滅義軍,卻被張順先下手為強、連戰連破。

不僅完全擊碎了官兵的圍剿,更是生生斬斷了大明的“一條臂膀”,進而據為己有,虎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