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稱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女人失了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失了心。
馬鳳儀就是最好的例子,對了她連名字都改回張鳳儀了。
經過張順一番安慰之後,張鳳儀一邊派遣人手將前夫遺體帶回石柱土司,一邊帶領親信親自拜訪被俘土司兵。
她本來就幾家土司頗為熟悉,又曾經領兵打仗。
所以在斬殺了三五十馬氏、陳氏和冉氏親信以後,很輕鬆的就把這萬餘兵馬勸降了過來。
勸降的理由非常簡單:“我馬鳳儀也嗎,若想將功贖罪,不如招降;若想全家老小盡沒,留下姓名,吾自送回原籍。”
別人不知道他們的家小在哪,可她馬鳳儀是知道的啊!
本來那馬氏、陳氏、冉氏三家土司又連枝同氣,頓時一股腦全都降了。
張順白得一馬零九千九百九十九兵,頓時心裡那底氣就十足了。
他不由在閒暇之時,拉著忙的腳不點地的呂維祺、洪承疇等人道:“自古以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欲稱王關中,以正名號,不知可乎?”
“不可,不可!”呂維祺和洪承疇連忙擺了擺手道,“此事當水到渠成,豈可強求?”
結果回頭呂維祺、洪承疇以及遠在洛陽的宋獻策、張慎言,甚至遠在甘肅的張應辰等人紛紛上書勸進,言辭懇切。
好傢伙,感情“不可”是這麼個意思。
張順推辭再三,才“不得已”應之。
至於王號,呂維祺以為“鬱郁乎吾從周”,當以周王為佳。
而洪承疇則認為“舜王欲收秦人之心,何不以秦為號,復現始皇功業”。
張順思量了半天,這才拍板道:“王號益秦,國都益洛,文武並重,共取天下!”
“好,好!”呂維祺和洪承疇頓時喜不自勝。
他們不但為張順的高超的智慧所折服,更是對舜王的戰略佩服的五體投地。
自古以來“關東出相,關西出將”。
那秦地雖然苦寒,卻是精兵之地;中原富庶,如今雖不及江南等地,其河洛才士亦皆為舜王效力。
如此以來,張順若能夠籠絡兩地文武人才之力,天下又何足道哉?
明崇禎八年六月二十五日,秦王府承運殿萬分肅靜,唯有一陣陣中氣十足的聲音響徹全府。
“吾聞天不可一日無日,國不可一日無君。”
“本王承天應命,驅逐虎狼,以居秦地。經群臣勸諫,百姓登聞,以免百姓為外為兵戈所擾,內為官吏所欺,故而自立為秦王,以統秦地。”
“茲有福王,神宗嫡子也,當即大位。”
“時有奸臣當道,私心自用竟扶庶長光宗奪位,實乃敗壞綱常,人神共憤!”
“故而天道懲之,其不及月餘而薨,蓋德不配位也哉!”
“及光宗既薨,群臣猶不警之,反而復立光宗子熹宗即位。熹宗既夭,崇禎繼之!”
“於是天降災禍於世,內生禍亂,外生強敵,天旱而久不雨,地裂而掘無水,皆此故也!”
“故而,本王欲輔福王為帝,定都洛陽,年號弘光,以祈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承運殿大小官員聞之,頓時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