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在尋求和官兵決戰的時機,其實官兵亦在尋求和義軍決戰的時機。

由於關外後金虎視眈眈,大家都不想被第三方坐收漁翁之利,所以都等有點不耐煩了。

所以,當張順離開洛陽,試圖奪取關中的時候。不但張順看到了戰機,朝廷楊嗣昌等人亦同樣看到了戰機。

他們紛紛上書道:“賊寇起於天啟年間,糜爛北方,如今八年矣。”

“而今賊酋‘順賊’自大,欲奪我陝西,此誠天賜良機,一舉翦滅此獠之時也!”

“望陛下儘快下令,雲集四方官兵,一舉擊破南陽,收復河洛,再剿賊於陝西,還天下一個太平!”

崇禎自登基八載以來,常常和朝臣談論軍務,哪怕再愚鈍之人,也有所心得。

他如何不知如今正是義軍空虛之時,不由大喜道:“果然卿言,則天下轉危為安矣!”

遂派遣太監前往四方頒發旨意兼督促巡撫總督及時進軍,一舉殲滅義軍。

那湖廣巡撫熊文燦得到旨意之前,剛巧編練士卒完畢,又鑄造了二十門紅夷大炮,其餘各色西洋炮六七門不等,正躊躇滿志,準備建立不世功勳。

於是,他便派遣士卒奇襲新野縣城,以打通通往南陽的道路。

只是之前雙方也曾小打小鬧,鎮南將軍蕭擒虎亦不以為意,只是命令駐守在鄧州和唐縣的“爭世王”劉希堯和吳先二人協助“掃地王”奪回新野城。

不意那湖廣巡撫熊文燦早有準備,親率許成名、尤翟文、張應昌、尤世威、張外嘉四將及新練鎮筸兵、火器營、長江水師共計兩萬五千餘人,沿著白河水陸並進直撲南陽城。

新野至南陽不過百里路程,熊文燦原本以為自己倍道兼行,定然依舊攻破南陽。

不意蕭擒虎被張順託付南陽以來,夙興夜寐,不敢有一絲一毫懈怠。

不但時時和其他將領通訊,每日還有抽出時間來親自檢查城防、巡邏等事。故而南陽城一直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湖廣巡撫熊文燦偷雞不成,反被蕭擒虎覷得破綻,派遣賀一龍率領騎兵反打了一波,傷了士氣。

隨即遊走在外的“掃地王”張一川、“爭世王”劉希堯和任光榮三營人馬合力攻打新野,意圖斷絕官兵後路。

熊文燦不得不又率領大軍返回新野,驅趕了這三人,這才穩住陣腳。

初時,鎮南將軍蕭擒虎未知熊文燦虛實,還道這一次義軍是吃了官兵突襲的虧,只是以雙方小打小鬧的判斷彙報了上去。

那呂維祺本不知兵,又遠在千里之外,如何知南陽情況如何?所以這才有呂維祺先前一帶而過的說辭。

只是呂維祺不知兵,可是張順知兵呀。

官兵這邊一動,他就知道這動向不對。

張順心裡跟明鏡似的,當值知道義軍和官兵從佔據地域、人員、物資以及軍隊數量上的巨大差距。

所以他才儘量以快打慢,在這個老邁腐朽的帝國反應過來之前獲得足以自保的穩固地盤。

只是世界上的事兒,豈能盡如人意?

就在張順準備與官兵爭奪陝西的關鍵時刻,結果卻出現瞭如此意外。

如果一個處理不當,恐怕整個義軍都有覆滅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