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建言二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咳咳……”聽到張順如此正式,趙魚頭也有點心虛。
畢竟張順如今今非昔比,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田舍郎了。
稍微猶豫了一下,趙魚頭這才說道:“一則,老朽想建議舜王早日稱王建制,以正尊卑!”
“常言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創業之初,大家同舟共濟,一時倒也無憂。”
“待到有了地盤,有了民眾,有了賦稅,有了利益。這人心就變了,想要的更多。”
“若舜王不肯予之,他們或自取之,或投靠他人,反倒上下相怨,起了齟齬。”
“既然如此,舜王何不早立綱常,定下尊卑賜賞,也好安部下之心?”
張順聞言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原本他有心效法明太祖朱元璋,想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策,所以對虛名浮利不甚在意。如今聽趙魚頭一說,反覺得他說得有幾分道理。
他不由奇怪的問道:“茲事體大,且容我思量思量。只是那張慎言、呂維祺皆老於政務,怎生也不曾和我提及此事?”
趙魚頭聞言不由一笑:“他們如今已經是名利場之人,自然要有所避嫌!”
“哦~”張順這才恍然大悟。諸人之中,唯有趙魚頭超然物外,所以才能提及此事。
若是他人向自己提及此事,反倒有討要官爵俸祿之嫌,故而需要避諱。
但是話又說過來,那張慎言、呂維祺等人肯跟著自己造反,除了前期迫不得已以外,更現實的便是富貴罷了。
富者財貨也,貴者官職也。什麼“從龍之功”、“開國元勳”,其實左右也離不開這兩項罷了。
願景大餅畫的再好,沒有糧餉俸祿伺候著,也別指望別人給你賣命。
想到此處,張順心中也明白當初為何五省總督洪成疇一敗,頓時河南府士子紛紛投效自己。
他們不就看中的是義軍佔據此地,正好需要官吏治理地方嗎?
不過張順也算是屍山血海之中殺出來的人物,早已經看的開了。
各人可以有各人的小算盤,但是隻要不誤了正事,觸及底線即可。
張順點了點頭,示意自明白了。趙魚頭也是深通人情世故之人,見張順聽進去了,便適可而止,不再繼續深談下去。
他反倒言辭一轉,笑道:“另一個則是一件小事,若是這兩天閒了,老朽想邀請舜王前往城外一遊!”
“一遊?”
“對,一遊!若是幾位夫人有閒心了,也可一道隨行!”趙魚頭面無異色的應道。
張順當然知道這“一遊”肯定沒有那麼簡單,這正月十五上元節剛過沒幾天,天氣稍暖,草木剛剛泛綠,還沒有甚麼看頭,出去要遊覽什麼?
不過,既然趙魚頭賣關子,張順也不在追問,到底何事,明天一看便知。
想到此處,張順便笑道:“既然如此,正好明日有閒,不讓我等走一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