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燈會雖然倉促,卻頗為有特色。

在夜空綻開的炫麗煙花,滿天飛舞的孔明燈,被繩索繫著在半空飄蕩的大孔明燈,以及街道兩旁掛滿的各色彩燈。

更有小商小販來往叫賣聲,稚子幼童調皮的點燃的爆竹聲,以及人山人海的喧譁聲。

一時間聲色俱全,天上地下無所不歡。

這種立體式的佈局,比起以往僅在地上做文章,對見多識廣的眾文士來說,更令人驚奇不已。

於是,眾人一邊賞燈,一邊探討些詩詞文章,倒有幾分雅興。

一時間興致來了,張順亦不由笑道:“今日我亦偶有所得,請諸位斧正。”

“舜王好詩才,我等洗耳恭聽!”此前由柳如是捉刀,張順倒是好生出了一回風頭,眾人倒對他有信心。

只是張順這一次是偶有所感,自己所寫,心中就沒幾分底了。

他不由先打預防針道:“哪裡,哪裡!哪怕李杜那樣的大家,也不是篇篇傳世經典,更何況我這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人?”

“莫過謙了,若是舜王是那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之人,那我們成了什麼?且快快吟來,讓我等一聽為快!”眾人紛紛起鬨道。

那李香和柳如是不要面面相覷,她們兩個“代筆”還沒出手呢,你怎麼就有了?

兩人狐疑的看了一眼對方,發覺對方眼中亦充滿了疑惑的時候,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老爺又要搞騷操作了。

兩人不由都想先了掩了面目,以防日後沒了見人。

不意卻聽到張順用那有幾分低沉的聲音吟道:“地上燈點點,天上星點點;地燈騰空起,日月皆黯淡!”

“九天若有仙,應悔登九天!地景若如此,何似在人間?”

眾人沉默了半晌,突然不知何人高呼了一聲“好”!眾人才如夢初醒一般,連忙附和起來。

“好在何處?”張順笑咪咪的問道。

有人說:“好在‘地燈騰空起,日月皆黯淡’一句”。有人說:“好在‘九天若有仙,應悔登九天’之語。”

都是千年的狐狸,萬年的妖精,若是眾人聽不出來張順的意思,那還不如拿塊豆腐一把撞死拉倒。

連李香和柳如是目瞪口呆了半晌,也不由竊竊私語道:“爺這一次真寫了一手好詩!”

原來當眾人聽到“地上燈點點,天下星點點”的時候,暗中只是搖頭。

可是當眾人聽到“地燈騰空起,日月皆黯淡”的時候,就覺得味兒不對了。

再到“九天若有仙,應悔登九天!地景若如此,何似在人間”,已經是非常赤果果了。

很明顯地燈指義軍,天星指朝廷。地燈騰空而起,勢力大興,那麼代表日月的大明朝廷便只能黯淡無光了。

而“九天”更是神來之筆,既指天空,又指代宮禁。那麼九天上的仙,很明顯就是指代宮禁之中的帝王了。

“地景若如此,何似在人間”一句,更讓人想起了南朝宋武帝第八子劉子鸞臨死之前說的那句“願身不復生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