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還尚可調動石柱土司秦良玉的白桿兵以及其他土司兵、川兵兩萬人,以補其不足。”

“雖說比臣原計劃少了一萬人馬,亦足以呈泰山壓頂之勢,一舉蕩平賊寇!”

“好,就按照愛卿之計行事!”崇禎聞言便拍板道。

不多時,這經過內閣及諸部尚書討論以後,便分發各處總督、巡撫、總兵以計行事。

這聖旨隨即傳到了陝西固原,剛剛到任的新任三邊總督梁廷棟差點被氣吐血。

好傢伙,自己剛到任,就來這麼一個艱鉅的任務。

若說讓他挑選五萬人,那倒是小事兒。陝西地處邊地,常年和前來劫掠的蒙古人作戰,衛所官兵軍事技能都保持比較高的水準。

若是朝廷有足夠餉銀錢糧,莫說五萬十萬,就是二十萬大軍又何懼哉?

可是朝廷有嗎?朝廷沒有!

楊嗣昌計劃的二百八十萬兩白銀,是需要至少一個財年的開源節流才能撥付出來,如今他哪裡有這許多銀兩出來?

沒辦法,梁廷棟便拈輕怕重,先命令五鎮總兵各抽調一萬人馬,以應付朝廷的差事。

剛巧五省總督洪承疇兵敗身死,剩餘殘兵敗將跟隨陝西總兵官左光先逃往潼關,他這一萬兵額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然後其餘四鎮甘肅、寧夏、榆林及臨洮總兵官則紛紛從本鎮衛所中抽調人馬一萬人,作為政績彙報了上來。

梁廷棟這才長舒一口氣,心道:“只要我有這五萬精兵在手,雖說進取無力,但是也足以對付禍亂陝西三邊四鎮的諸多賊寇了。”

他正準備讓士卒喊來其他四鎮巡撫,共同商議剿匪之事。

不意早有士卒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高聲喊道:“緊急軍情,緊急軍情!”

“何事慌張?”梁廷棟深信“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作風,故而施施然問道。

“虜寇名酋多爾袞、嶽託等人率領大軍進駐歸化城,不知其目的如何!”

“什麼?”梁廷棟心裡一緊,差點一口氣提不上來。

他曾在崇禎三年至四年間,擔任過兵部尚書之職,對後金的強悍耐戰心知肚明。

梁廷棟本來以為這一次自己躲過了宣大總督之職,算是躲過了一劫。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才剛剛來到陝西,結果虜寇也跟了過來。

怎麼辦?

新任三邊總督梁廷棟不由硬著頭皮下令道:“著陝西總兵官左光先死守潼關,務必使賊人不能進入陝西一步。”

“分別著寧夏、延綏兩鎮時刻警戒,憑城防守。一旦有警,必須儘快傳遞本督這裡。”

“著甘肅總兵、臨洮總兵儘快帶領其麾下一萬精銳,前來固原,隨時隨本督支援寧夏、延綏兩鎮,以防虜寇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