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還待催促眾人死戰,結果許多人倒在那裡苦笑道:“我等竟是半點力氣也無,哪裡還能再戰?”

“若舜王自有天命,自當降下神蹟助我等逃出生天;若是舜王無有天命,我等合當死於此地也!”

開什麼玩笑?你們難道還指望天降隕石,砸死官兵不成!

伴隨著“咚咚”的鼓聲,官兵再度衝殺了上來。

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

義軍的火炮有氣無力的發出最後的反抗,然而霰彈也只能橫掃二三十人,根本無法嚇阻官兵。

眼看義軍就要是全軍覆沒於此之時,不意當前官兵一個踉蹌,不少人當場仆倒在地。

其他未倒地之人,要頓覺吸氣艱難,如同被人扼住喉嚨一般。

“有……有妖法?”

“鬼……鬼啊!”

眼看著勝了就在眼前了,官兵根本無法解釋這種現象,不由驚恐萬分,連忙丟棄了武器,轉身而逃

然而,在逃跑的過程中又不知有多少士卒仆倒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

義軍不由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半晌不知誰大聲呼道:“此乃天意,為了眷顧舜王,固降下天罰,以懲不臣之徒!”

眾人這才如夢初醒,紛紛掙扎起來,向天地叩謝道:“蒼天在上,后土在下,我等情願忠於舜王,至死方休,不敢有悔也!”

“請漫天諸神佑護,天地鑑證,違者永世不得超生!”

你道怎地?原來這山谷封閉,煙霧難散。

義軍火炮不停的射擊,慢慢讓毒煙充徹了山谷,久而久之到達了某個臨界點,或中毒而死,或窒息而亡,理所當然!

時人愚昧,不知其中關竅,還道是上天顯靈。

李友等人又歇息半個時辰,這才強忍著虛弱,沿著禁溝渡過了石門關。

藉著星光一看,卻只見一龍正臥在山崗,仰頭口吐匹練,發出隆隆的吼叫聲。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是龍神相助,又紛紛跪拜,感謝龍神救命之恩。

等眾人起身,再往那裡看去,哪裡有什麼龍神、匹練?

那分明是山間一處龍湫,湍流直下,落入碧潭,發出隆隆的水激之聲。

上有瀑布,下有深潭,謂之龍湫。

原來此地是潼水和禁溝的交匯之處,那從秦嶺蒿岔峪流出來的清澈溪水與禁溝中的泉水彙集一處,水勢驟大,剛巧過了石門關之後,河床陡跌,便形成了“禁溝龍湫”這潼關八景之一。

時有不知生卒年月詩人林雲翰曾歌之曰:

禁溝山下有靈源,一脈淵深透海門。

龍仰鏡天噓霧氣,魚穿石甃動苔痕。

四時霖雨資農望,千里風雲斡化雲。

乘興登臨懷勝蹟,載將春酒醉芳尊。

只因這首詩和這場戰爭搭上了關係,亦被人認為是“諂媚太祖之作”。

更是在後世數百年之後,大多數歷史學家談起這段歷史,皆持“此乃太祖假借神蹟之事偽造天命,以愚昧百姓,當不得真”之論。

但是仍有不少民科堅持認為,“太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不可以普通人視之,亦不可以唯物主義解釋,其中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總之這一戰,義軍前後苦戰三四個月,終於繞到潼關之後,前後夾擊陝西總兵左光先。

那潼關之內官兵本就因為連戰連敗,士氣低落,又面臨義軍紅夷大炮日夜不停的轟擊,早就成了驚弓之鳥。

等到李友奇出禁溝,左光先不能制,遂趁著義軍還未合圍的機會,退出潼關,退往華陰、華州監視義軍動靜。

千年雄關,一朝得破,關中地區遂向義軍敞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