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潼關捷報(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士卒吃完熱騰騰的肉湯和大餅,便開始勒緊甲束、檢查弓刀,準備做拼死一搏。
他們中許多人本就是懷慶子弟,自幼習武練拳,為的就是做那刀口上舔血的買賣。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是他們的生存方式。
如果能夠考中武舉,有了官身,那自然是極好的。
如果不能,不過也沒關係。
小到鏢師、護院,大到賊寇、土匪,只要有口飯吃,倒也做的。
如今眾人僥倖跟隨舜王,連戰連勝,所獲軍餉、賞賜及撫卹之費亦足一家之用,安能不效死哉?
由於李友用兵得法,昨夜派遣死士,輪番摸營。所以,除了睡眠略有不足和行軍艱難以外,其實義軍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睏乏勞累。
既然如此,李友不由繼續問道:“這一次,該輪到哪夥人上陣了?”
“回李將軍,這回輪到我們了!”一個面色黝黑的小夥上前應道。
“好,要小心謹慎!”李友囑咐道,“天亮不比天黑,再想如之前那般輕易摸營,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
“知道了!”那小夥和他麾下二百餘人嘻嘻哈哈道,“我等自有大好性命一條,豈可輕棄哉?”
在李友注視之下,不多時,這二百以懷慶子弟為首的敢死之士,腰挎刀,手持弓箭魚貫而出,向前面的連城摸了過去。
這連城個頭比較小,其實並沒有直接切斷禁溝,只能依託禁溝任意一側的懸崖峭壁而建,據險而守。
義軍敢死之士依靠著繩索,腳蹬樹根,手抓草木,如同猿猴一般逐一向上攀爬。
只是為了減少士卒損失,李友不得不強令士卒著甲攀爬,大大加重了攀爬的困難。
好在這些人自有練武,都有一把子力氣。若是換做尋常丁壯,莫說著甲,即便空手攀爬亦頗為困難。
李友心情忐忑不安的站在原地,用手搭了個涼棚觀望,也不知戰況究竟如何。半晌聽見一聲慘叫,隨即廝殺聲遠遠的傳了過來。
不待他提心吊膽的等了半天,突然只見一道狼煙嫋嫋而起。
李友不由心裡一個咯噔,他連忙下令道:“快,第二隊快給我準備好,隨時等待命令支援。飛彪銃裝上彈藥準備,等我下令開火!”
不多時,狼煙又熄,隨即有士卒從懸崖連城上返了回來。
“怎麼回事?”李友緊張的問道。
“回稟將軍,我們攻入的時候,敵人正在燒飯。不意被抵擋片刻,有人趁機從灶內抽了根柴火,點燃了烽火臺!”
“這......如此也好,不如將計就計!”李友聞言深知此事軍心不可有半點動搖,便冷笑道,“第二隊即可向下一座連城進發,先選幾個會陝西口音的好手,就說這座烽火臺燒飯之時,誤燃狼煙,特來通知一聲!”
“等到官兵近前詢問,就暴起發難,詐開城門,殺將進去!”
不得不說在重壓逼迫之下,李友爆發出全部的潛力。他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能有如此急智,顯然對面的官兵亦沒有想到,於是又被義軍強下一城。
只是義軍的好運到此為止了,由於這一城算是一半詐城一半強攻奪下,難免讓官兵爭取了些許時間,再次點燃了烽火臺。
如果一次烽火臺烽火燃起,可以說成誤操作的話,第二次再說誤燃,那就有點侮辱別人的智商了。
於是,李友只好命士卒攜帶著火炮,對剩餘三座連城進行強攻。
由於連城建在高臺之上,對普通直射火炮來說,需要很高的射角,不然很難擊中目標。
剛巧義軍的飛彪銃是典型的大型臼炮,當初義軍準備突襲禁溝的時候,就考慮到這個問題,才費盡心思將這個沉重無比的玩意兒翻山越嶺帶來過來。
一百五十斤的大鐵彈直接灌頂而下,一舉擊穿了從未考慮攻頂設計的連城,然後發出沉悶的爆炸聲。
爆炸的彈片在封閉的空間裡,造成了駭人的殺傷力。
爆炸的硝煙從烽火臺細小的射擊孔中噴薄而出,形成了幾道令人膽寒的煙柱。
等待多時的敢死之士,便趁著炮彈的餘威,連忙一躍而入,殺將進去,不多時便攻下了此城。
如此這般,義軍又連下剩餘兩城,眼看潼關在望,李友亦喜不自勝。
只是哪成想,義軍剛佔據最後一座連城,便遠遠望見潼關城中一支人馬從城南門而出,逆禁溝以迎義軍。
這義軍剛剛佔據的這座連城,長寬不過丈餘,高兩丈四尺。
說好聽點叫“連城”,其實不過是一處據險而守的烽火臺罷了。如今義軍苦戰一日一夜,早已經腹中飢餓,精疲力盡,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