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破關(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且不說陳長梃這裡如何搏命,且說張順見義軍過來金陡關關卡,擔心陳長梃勢孤,連忙派遣一司人馬前去接應。
不意城上官兵也知道要搏命的時候到了,居然冒著義軍的炮火,把兩門紅夷大炮移了過來。
這兩門火炮一左一右藏在女牆後面,形成交叉火力,打出一片霰彈雨出來。
只聽到兩聲炮響,正在迅速躍向關門的義軍,如同被割的麥子一般,齊刷刷倒下了一片。
正當眾人驚慌失措,紛紛逃回之時。突然見一員小將一躍而起,高聲呼道:“敵炮已盡,此時不進,更待何時?”
竟一馬當先,衝了過去。其他士卒受其鼓舞,也不由大喝一聲,紛紛從地上爬起來,向關卡衝了過去。不多時,竟然衝過去了百餘人。
張順心裡稍微鬆了一口氣,連忙跑到炮兵陣地跟前,厲聲喝道:“給老子對準城上的火炮,給我狠狠的打!”
“舜王,舜王!這裡危險,讓我來指揮就成!”張都督一看張順跑到火炮跟前,嚇了一大跳,連忙跑過去拉扯著道。
這時代哪怕鑄造精良的火炮,也常有炸膛之事發生,所以炮手餉銀往往倍於普通士卒。
張都督擔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有點什麼,自己就百死莫贖了。
“別拉我!他們對不準,我來對!”張順怒氣衝衝道。
陳長梃是自家義兄,不但是自家最核心的支持者,更是在關鍵時候不計身家性命衝鋒在前之人。
若是此戰折了他,不但義軍士氣會遭受重大打擊,甚至連越來越壯大的降軍系人馬就會有反客為主之虞。
張順扯開了炮手,自己閉上一隻眼,按照“三點一線”的法子瞄了瞄,發現這門“擎天大將軍炮”已經對準了金陡關上的女牆。
那女牆上有個孔洞,裡面正塞著一門炮口還冒著硝煙的紅夷大炮。
張順看了看女牆的位置,心中估算了一下距離,然後下令道:“把這門炮再抬高......抬高半分!”
這時代炮手放炮,已經學會使用量銃規、銃尺、照表等工具。
銃尺是用來測量不同材質的炮彈火藥的用量,照表是射擊引數簡易表,而量銃規則是測量火炮的射擊角度之用。
由於這時代炮手文化程度較低,難以計算複雜的資料,所以正常射擊都是依靠矯正資料,按照照表進行射擊罷了。
至於“量銃規”,孫元化曾在其《西法神機》中這樣描述道:狀如覆矩,以銅為之,勾長尺餘。股長一寸五分,以勾股交為運規心。只作四分規之一,規心透竅,系以線,線末用錘,循規繞邊,勻分十二分。
此書雖然成書於崇禎五年,然而其使用之法早已經擴散到各地明軍炮營之中。
一般由炮營中的中低階軍官掌握,關鍵時候可以隨時調整校正。
義軍之中也頗有邊軍出身的識炮之人,被“第二炮兵團”李十安發掘以後,亦將該項技藝推廣至全“第二炮兵團”。
這量銃規其實就是一塊四分之一直角圓規,被均分成十二分,每分正合後世7.5°。
如今為了精確擊中目標,張順嫌棄它不夠精細,所以才下令抬升了半分。
炮手得了命令,連忙用木錘捶了墊在萬斤紅夷大炮微端的梯形木塊,稍稍降低了火炮的後端。
張順再看一眼,覺得差不多了,這才下令道:“裝藥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