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除蝗進展(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臣和各地縣令大力推進,春麥補種七千頃,補種玉米六千七百頃,番薯八千一百頃。”
“其中番薯不佔良田,多種于田間地頭、山坡水溝等地,今年當收穫頗豐!”張慎言信手拈來耕種情況,一五一十向張順彙報起來。
原來張順離開南陽城以後,一路北上,經魯陽關、魯山縣、汝州,過臨汝廣成關、大谷約四百里直入洛陽。
張順這一次南征沒白來一趟,不但賺了四個婆娘,還滿載金銀糧食而歸。
透過先後攻破崇王府和唐王系諸府,先後獲取金銀一百八九十萬兩,糧食二萬七千石,其他各色物資不計其數。
張順為了讓蕭擒虎抵住湖廣官兵的威脅,除了給編制、給土地以外,還留下了百萬金銀、兩萬石糧食,權作軍資之用。
自己獨攜帶回八十萬兩金銀,糧食兩千石,剩餘部分皆作賞賜用了。
但這些物資就裝了整整三百車,多虧了南陽本就是南北物資流通的要地,可用於僱傭的車輛頗多,才解了義軍運輸之急。
一路上張順率領麾下騎兵兩千,白廣恩、賀人龍兩營人馬及曾氏、黃氏、大小朱四人及一干人等近萬人,浩浩蕩蕩向洛陽進發。
用了七八天功夫到了洛陽城,張順顧不得一路風塵僕僕先去看了一眼紅娘子。
然後,他便讓麾下士卒駐紮城外;曾氏、黃氏及大小朱氏先入府居住。自己卻連忙召見張慎言、呂維祺和宋獻策當然問詢自己離開後的情況。
張慎言原原本本向他彙報了農耕情況,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他看了看張慎言比之前黑瘦了許多,也不知他這兩三個月吃了多少辛苦。
張順不由感動道:“亞父辛苦了!”
“你這……”張慎言下意識張口就要罵,突然發覺張順語氣不對,便連忙住口不言了。
沉默了片刻,張慎言眼睛有點紅。
他搖了搖頭道:“殿下過譽了,此非臣一人之功。”
“其中李際期、董篤行、劉標等皆有大功!”
這幾人都是年初上元節燈會的時候,張順招徠的人才。
當初張順對他們真是“周公吐哺”,如今他們也投桃報李,回饋給自己經濟之才。
他返回洛陽這一路上,剛好是“暮春三月,鶯飛草長”的季節。
一路上除了春意盎然的紅花綠草以外,還能望見一片片的如同棋盤一般的農田。
這些農田早已經耕種完畢,田中禾苗長勢喜人。雖然張順只識得其中一二,心中也頗為歡喜。
春種秋收!擱古代農業社會,只有春天播下種子,秋天才可能有收穫。
有了收穫,治下百姓吃飽了肚子,義軍才能有一番作為。
張順暗暗記下了這三個人的名字,又繼續追問道:“除了補種之事,治蝗備災之事如何了?”
“此事由呂先生協調,臣倒不太熟悉。”張慎言聞言看了看呂維祺道。
“此事臣都託付給犬子呂兆麟了,還請舜王讓我將他喊來答話!”呂維祺連忙應道。
原來他自知兒子呂維祺先前犯了大忌,舜王雖然大度不與追究,終究惡了張順。
他便藉機錘鍊一下兒子,期望他能夠進入張順的法眼。
“可以,讓他過來吧!”張順如何不知他的小九九?
不過終究是敢於任事兒之人,張順也不苛責與他。
不多時,呂兆麟滿面塵灰的趕了過來,比先前見時精壯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