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作為典型的明末大員,擁有明朝臣工典型的毛病——貪婪。

後世史書中,對他擔任鳳陽巡撫後的行為,這樣評價道:括取財賄,四府僚屬,囊橐皆盡,人擬其富且敵國。

囊橐的本義是袋子,後來被人引申為糧倉、糧庫。意思是說朱大典擔任鳳陽巡撫的時候,刮地皮厲害,把鳳陽、淮安、揚州、廬州四府和下屬的財貨都刮個精光,人們都猜測這廝富可敵國。

雖然其間有誇張的成分,不過這一世朱大典依舊“不負眾望”,居然能夠一邊馬不停蹄的和義軍作戰,一邊收刮四府三州,積攢了好大一筆財富。

除了一部分攜帶在身邊以外,尚有價值幾十萬兩財貨存在鳳陽巡撫治所淮安。

原本朱大典信心滿滿,直到朝廷大軍一到,賊人分崩離析、瓦解冰消。

只是今日一戰,把城上觀戰的朱大典心氣全打沒了。他不得不思考起後路來,為子孫作長久之計。

張順哪裡知道這廝在城上內心有這麼多加戲?

正如朱大典所料,原本他打算擊潰官兵騎兵以後,準備猛攻洧川城,活捉朱大典。

結果義軍剛剛肅清城外夷丁,早有信使快馬加鞭趕了回來。張順開啟書信一看,竟然是“左金王”賀錦的筆跡。

他和“馬鷂子”李輔臣等人追擊官兵至禹州城外官兵大營以後,居然沒有遵照張順的命令返回。

他們反倒發揮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和禹州城中的李信、“闖將”李自成、“活曹操”羅汝才等人合兵,將在城外立營的河南巡撫傅宗龍團團圍住了。

張順剛剛得了這個訊息,只覺得一股無名之火騰騰昇起。

他怎麼敢?

這是公然違背自己的命令,挑戰自己的權威!

自己和牛金星等人好容易制定好的計劃,就這樣被他們自行其是破壞掉了。若是人人如此,不能令行禁止,那麼軍隊還能叫軍隊嗎?

正當張順準備大發雷霆的時候,轉念一想,突然發現“左金王”賀錦的做法其實比自己原計劃更加合理,能夠更加穩妥的解決豫東的軍事威脅。

要知道自己的義兄蕭擒虎及三房妾室還在南陽堅守,如今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怎麼樣了。

須知自己這這裡多耽擱一天,那邊他們就需要多堅守一天。若是有個萬一,不但義兄和妾室死無葬身之地,更重要的是自己根據地的南門大開。

好不容易取得的緩衝地區,又變成了官兵發起進攻的基地,那麼事情就麻煩了。

中原自古以來為四戰之地,河洛之地情況稍好,也僅有洛陽八關可以憑藉守禦。

若是細細論來,其實東南西北四面受敵,也不是理想的根據地。

無論是西面的秦地,北面的晉地,還是東面的齊魯汴許之地,南面的湖廣荊襄之地,都足以碾壓河洛之地。

所以對張順來說,義軍的戰略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萬萬不能坐視朝廷聚攏其大軍討伐。

此時大明朝廷軍事動員能力猶在,據呂維祺所言,前些年朝廷平定奢安之亂,僅憑四川一省便聚兵土、漢士卒一十六萬。

雖然並非都是九邊那樣的精銳,若是朝廷認真起來,單靠人堆也堆死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