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李自成和羅汝才應了李信的請求,紛紛返回營地整頓兵馬。

那李自成和軍師顧君恩、侄子李過和將領劉宗敏四人剛進營地,登時臉色變得鐵青。

“叔叔,怎麼了?”侄子李過眼尖,看的明白,不由連忙問道。

“李鴻基啊,李鴻基,你何至於此也!”李自成不由悲憤的嘆息道。

“昔日吾轉戰秦晉,縱橫千百里,如入無人之境,何等豪氣!如今卻惶惶如喪家之犬,寄人籬下。”

“若是隻辱於舜王那樣的英豪也就罷了。彼李信何人?不過是舜王家奴耳,如何敢與我平起平坐乎!”

“將軍慎言!”李過、顧君恩聞言不由大吃一驚,連忙勸阻道。

顧君恩更是勸說道:“文王遭厄,姬氏遂有八百災天下;高祖數敗於項籍之手,終開四百載炎漢;玄德顛沛流離,仍割據蜀地,三分天下有其一。”

“大抵天下英豪,無不起於微末、歷盡艱辛,而終濟大業!彼輩能夠以弱勝強者,雖惟天時,抑亦人謀哉!”

“今日舜王之勢比商紂何?比項籍何?比魏武何?將軍何必自怨自艾,灰心喪氣!”

“蓋時運自有其時,天命自有其主。非其人者,雖興盛一時,終不可得!”

“請君暫且蟄伏,以待天機!”

李自成聞言沉默良久,然後向顧君恩、李過和劉宗敏致歉道:“是李某意氣用事了,諸位既然肯追隨與我,我定然包羞忍辱,以待天時。”

“若蒼天獨照舜王,我願為其牽馬持鞭,若蒼天果然留個我這樣的庸人一絲機會,我定不負三位!”

顧君恩、李過和劉宗敏聞言連忙叩首,李自成遂與其歃血為盟,以圖大事!

正當李自成向親信表明志向,以安其心的時候,羅汝才和軍師王玄珪也有類似的行為。

剛剛回到營中,軍師王玄珪便向“活曹操”羅汝才獻計道:“李信年少,‘闖將’憨厚,皆不足為慮。君所慮者,唯舜王也。”

“此戰關乎舜營成敗,若是雙方戰至難捨難分之時。公率軍自走,則順王、闖將其事必不能成矣!”

羅汝才聞言沉默了片刻,嘆息道:“此非大丈夫所為也!”

“羅某雖不及舜王善戰、闖將善攻、八大王心狠手辣,卻也是一方英豪。”

“眾人之所以服我者,不過是因為我秉持大義,以大事為重耳!”

“我與闖將、八大王皆由救命之恩,與三十六營亦有邀請舜王之功,此吾所以出於眾人也!”

“若我私心自用,蠅營狗苟,又與其他人何異哉!”

“活曹操”一席話不管真假,倒說的大義凜然,點水不漏。

讓軍師王玄珪也不得不佩服道:“得主公若此,王某即便是粉身碎骨,此生亦無憾耳!”

羅汝才聞言哈哈一笑,連忙將王玄珪扶了起來,笑道:“如此,就讓我們一起見證一下,天下易鼎,終究鹿死誰手!”

王玄珪不由笑了起來,他想起來《晉書》中,石勒曾言:“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