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朱大典(第2/2頁)
章節報錯
兩人見了面,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連忙問軍情如何。
傅宗龍扼腕嘆息道:“吾赴任操之過急,不知中州形勢竟如此惡劣!”
“前任身死,河洛之地已非國家所有。更有‘闖賊’‘獻賊’‘曹賊’等來回流竄,兵力實在是捉襟見肘、不敷使用。”
“吾先與賊人相持與鄭州、禹州、襄城等地。朝夕望眼欲穿,以待湖廣巡撫唐暉北上,與我夾擊賊人,奈何我百般催促,皆是無用。”
“及你我合兵阻攔‘闖賊’‘曹賊’之時,不意‘順賊’突然大舉進攻,防線遂破。”
“昨晚原駐守禹州將領左良玉敗歸,向我彙報才知,原來那’闖賊‘‘曹賊’已經盤踞長葛,欲借‘順賊’之力,與我決一死戰!”
“如今官兵防線已失,賊人隨時可以出入中州平原,事已大壞矣!”
朱大典聞言眉頭擰成一團,半晌才規勸道:“如今之計,其法有三:一則趁賊人立足未穩,及時發起反擊;二則重建防線,謹防賊人擾及周王;三則,尚有睢陳總兵駱舉、徐州副總兵馬爌及太監盧九德萬餘人追擊‘獻賊’去了,當在汝寧、南陽一帶,請速招之,以求合力破賊!”
河南巡撫傅宗龍聞言嘆息道:“也只好如此了!”
“如今你我麾下有祖寬、李重鎮鐵騎六千,左良玉、倪寵、牟文綬三營人馬九千人,以及你我標營四千人,總計近兩萬人。”
“我意一則出兵長葛,奪回長葛城;二則派人儘快駐守鄢陵、中牟。謹防賊人迫我側翼,斷鄭州與開封之間的道路,不知延之以為如何?”
延之既是朱大典的字。雖然兩人一個總督,一個巡撫,傅宗龍和他到沒有什麼從屬關係。
只是如今傅宗龍巡撫河南以來,連番戰敗,又失陷宗藩,哪裡還有當日心氣?
為了大局為重,一向喜歡得罪人的傅宗龍不得不主動和朱大典搞好關係。故而以字相稱,以示親近之意。
都是千年的狐狸萬年的妖,朱大典如何不知傅宗龍心思?
“既然如此,那我就書信一封,寫與那睢陳總兵駱舉、徐州副總兵馬爌及太監盧九德諸人,讓他們趕快回師,與我等共同夾擊‘順賊’、‘闖賊’及‘曹賊’諸賊!”
“好,好,好!”傅宗龍見朱大典接了自己話茬,不由撫掌笑道,“左良玉新拜,士卒沮喪,士氣不振,那便命其即日前往中牟修整;命倪寵率領京營前往鄢陵駐守,護住我軍左翼;然後讓牟文綬為先鋒,我等率領祖寬、李重鎮鐵騎居中策應,不知延之意下如何?”
“此乃正論!”朱大典見傅宗龍部署滴水不漏,也稱得上知兵之人,不由讚道,“我之前聽人說孫相國誇仲綸知兵,始吾弗信,今方拜服矣!”
孫相國便是原大明太子少師、兵部尚書兼遼東督師孫承宗,而仲綸乃是傅宗龍的字。
“哪裡,哪裡!謬讚,謬讚了!”傅宗龍聞言連忙自謙一番,又吹捧了一下朱大典平等登萊之亂的功績,雙方才其樂融融。
張順哪裡想到朱大典行動如此迅速?從許州經洧川、尉氏至通許最近,不過一百四十餘里腳程;而從鄢陵境內繞道,大約要走二百里;而陳留至長葛,差不多一百五六十里腳程。
由於敵情不明,等到張順率領義軍趕到通許附近的時候,朱大典等官兵也差不多趕到了長葛。陰長陽錯之下,原本打算試圖截擊朱大典的義軍,就這樣和官兵援軍擦肩而過了。